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化隆县2013年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3年03月17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顺应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基地”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加大扶持,积极主动抗旱,构建抗旱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推技术,坚持项目扶持、技物结合、树立示范、规模推进,争取在扎巴、石大仓、昂思多等12个乡镇示范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面积8万亩。

二、实施条件及原则

(一)实施条件

1、项目实施区为年降水为350—550毫米的干旱和半干旱浅山地区乡镇;

2、项目主要实施乡镇为2008年—2012年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项目任务落实较好、增效显著的乡镇;

3、项目实施乡镇必须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农技工作扎实有效,能积极组织协调本乡镇乡村干部和县农技人员开展工作,能为当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多方面扶持。

(二)实施原则

1、扶持马铃薯生产重点乡镇。通过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积极扶持我县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生产,并向适宜区域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技术的优势;

2、整村推进。项目区乡镇示范面积尽可能集中连片,实行整村推进,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并向农技服务薄弱的村社倾斜;

3、技物结合。通过无偿提供地膜等物资,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科技入户。项目采取科技入户的办法,技术人员直接联系科技示范户,确保技术随地膜补贴直接到户、到田间地头。

三、实施区域和计划安排

(一)实施区域。2013年我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主要集中在海拔2400—2800米、年均降水量510毫米以下的扎巴、石大仓、昂思多、雄先、查甫、二塘、巴燕、谢家滩、德恒隆、阿什努、初麻和沙连堡等12个乡镇,其中2012年秋季覆膜面积6.4万亩(任务指标见附表)

(二)实施要求

1、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技术指导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2、项目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点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

3、每个项目实施乡镇建立1000亩集中连片的示范点1处,通过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和有效的技术指导推动项目实施。

4、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降雨量的最佳覆膜方式、覆膜时期、种植密度及主推品种,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各乡镇要积极协同农业部门开展不同覆膜时期、不同播种密度、不同品种对比等田间试验。

5、示范推广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农业机械,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

四、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一)无偿提供地膜。无偿提供的地膜等物资,待资金到位后,按照各乡镇任务情况进行分解,并及时发放到乡镇。

(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引进适合我县全膜覆盖的新品种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最佳时间开展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开展品种布局、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施肥数量等方面示范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

(三)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良种与良法配套推广,把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选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县级示范区6处。各乡镇建立500亩的乡级示范点各2处。

(四)技术宣传培训及指导。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宣传与培训,使广大农户都能较好掌握这一技术,力争达到每村有一名农民技术员,每户有一个经过培训的技术明白人。同时组织大批农技干部,深入乡村农户,实行蹲点包干,包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技术落到实处。

五、实施办法和主推技术

(一)实施办法。通过无偿提供地膜、农技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建立示范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丰富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开展大面积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到位;组织对重大病虫害进行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病虫害。

(二)主推技术。项目区要把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进行推广,组装配套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形成综合抗旱技术体系。

1、选用良种。根据项目资金投向和下达的资金量,农业和科技局负责供应项目区地膜。项目区群众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海拔高度自行购买适宜于当地种植的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薯进行种植。

2、新技术应用。在项目区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措施外,重点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

3、示范推广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农业机械,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

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首先要用抗病品种,其次要根据各地病虫危害情况,利用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集中技术力量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六、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及顶凌覆膜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底)(1)成立项目行政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各项目实施乡镇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项目实施动员部署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项目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骨干的技术培训等。(2)将地膜按规定发放到户,全面做好所需物资供应。组织农户边整地边覆膜。(3)落实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巡回督察、责任追究和进度日报告等各项工作措施,准确把握顶凌覆膜时机,确保项目任务和主推技术全面、规范落实。

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阶段。(2013年5月—9月),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深入示范区农户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三)总结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0月),做好项目资料收集,成立考核验收小组,围绕目标责任书及考核办法,深入各村进行面积核实,考核评比,全面总结,兑现奖惩,迎接检查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项目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和分级管理的办法。县财政、农业部门为项目管理单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项目牵头实施单位,项目实施乡镇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同时,扎实推进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县上将成立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1、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马维忠  化隆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阿克明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冶生龙  化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贺生忠  化隆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

    马德福  化隆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

成员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审计局、监察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农业和科技局、昂思多镇、石大仓乡、阿什努乡、巴燕镇、德恒隆乡、沙连堡乡、扎巴镇、雄先乡、谢家滩乡、二塘乡、查甫乡、初麻乡、县信用联社、县供销联社。

主要职责:

①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全县项目实施动员部署会,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

②成立以县级联点领导为组长的各乡镇项目督导组,对各乡镇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

③协调解决项目配套资金和项目实施当中出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④负责项目的验收和总结表彰工作。

2、技术指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马占林  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副组长:赵恒武  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成 员:李灵善  张海忠  吴军昌  王淑萍

    马如军  苏 鑫  逯登香  李 讷   

主要职责:

①负责全县该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

②负责项目区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及服务工作,实行技术承包。

③负责做好项目物资的储备供应工作。

④负责资料收集、项目总结材料的撰写等工作。

各项目实施乡镇也要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副组长,主管乡(镇)长、驻村干部、农技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乡镇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农户落实面积,选定地块等工作;抓好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开展好本乡镇的发放地膜等日常工作;做好马铃薯产后销售、废旧地膜回收等工作。在工作落实中,坚持县联点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户抓紧度,技术人员做好科技入户。落实技术措施等工作,项目分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动协作,合力搞好这项工作。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技术人员实行承包责任制,通过聘约责任人、任务到人,确保落实。各乡镇要及时向县农业和科技局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农业部门要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县项目领导实施小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

(三)注重技术培训。为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做好项目推广全过程的技术服务,解决推广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增强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农技部门要采取讲课、组织现场观摩、开展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在项目实施期间县农技部门要组织技术干部深入田间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予以解决,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要按照县上下达的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地块、面积,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以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的宣传、培训、指导,同时配套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其他栽培管理技术,结合抗旱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现有的抗旱新材料、新技术、新措施、新机具进行组织装配套,有效提高抗旱效果,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五)抓好技物配套服务,确保物资到位。县农业局待项目资金到位后,将所需的无偿提供物资按照各乡镇任务情况进行分解,并及时发放到项目乡镇,乡镇具体负责发放到村、到户。

(六)做好废旧地膜回收。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所产生的大量废旧地膜,对农田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各乡镇一定要在推广技术的同时,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地膜污染的危害,引导群众及时清除废旧地膜,采取集中回收的办法,进行有效处理,切实保护项目区及周边环境。

附:化隆县2013年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表:

化隆县2013年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栽培

技术推广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 镇

耕地面积(亩)

全膜马铃薯种植面积(亩)

其中秋覆膜面积(亩)

备注

雄先乡

35968

6000

4800

谢家滩乡

25187

7000

6400

沙连堡乡

26716

6000

4800

德恒隆乡

50829

8000

6400

阿什努乡

28560

7000

5600

扎巴镇

62860

9000

7200

查甫乡

30278

2000

1600

二塘乡

51466

10000

8000

巴燕镇

55513

3000

2400

石大仓乡

29364

10000

8000

昂思多镇

59143

9000

7200

初麻乡

24033

3000

2400

合 计

479908

80000

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