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转发2012年化隆县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充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2年12月24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的《2012年化隆县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充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2012年化隆县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充实施方案分配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
2012年化隆县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充实施方案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2年12月)
为全面完成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任务,加快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现制定如下补充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中剩余农村奖励性住房指标384户,每户补助1.2万元,共计补助资金460.8万元,在全县17个乡镇(管委会)实施。(分配方案详见附表)
建设标准
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户均建筑面积至少60平方米以上,设计标准要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建筑风格。其中:
1)砖混结构房屋标准。新建房屋3间以上,单间标准在20平方米以上,新建房屋应设有现浇钢筋砼构造柱(分别为360*360mm和240*240mm)和圈梁(240*240mm);所有外墙均为360mm厚粘土砖砌筑,内墙为240mm厚粘土砖砌筑;现浇砼女儿墙,楼板为现浇钢筋砼,厚度为12cm;屋面采用保温、防水材料;前墙外部粘贴瓷砖,其余墙面为水泥砂浆、防水涂料;内墙面及天棚采用混合砂浆、白色涂料;门窗均为铝塑材质。基础开挖深度为1.1m,设C15砼垫层,基础为毛石基础,其设一道现浇地圈梁,地圈梁顶标高为-0.06M。
2)砖木结构房屋标准。新建房屋4间以上,单间标准在15平方米以上,屋面结构为瓦屋面或坡屋顶,双梁双檩,三排柱子直径为280MM以上,木梁直径为350MM、250MM以上,檩条直径为280MM以上,间距1000MM以内;地面采用600*600 MM地砖,所有墙均为240砖墙,内墙面为混合砂浆白色涂料,门窗均为铝合金材质,基础为毛石基础。
三、补助对象
奖励性住房补助对象必须是2012年农户新建的居住房,不能与农村危旧房改造捆绑使用,奖励性住房补助不得用于农户维修房屋、围墙、棚圈改造等方面。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落实12月20日—12月25日):各乡镇根据分配指标开展农户新建房屋调查及认定工作,在12月25日前将落实的奖励性住房的村庄、农户名单等以书面形式报县奖励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竣工验收12月26日—2013年1月5日):县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乡镇落实的农户奖励性住房工程进行分户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农户,乡镇负责完善农户纸质档案制度,建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农户奖励性住房档案上交县住建局存档。
第三阶段:发放补助2013年1月6日-10日):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领导小组以“直通卡”方式发放奖励性住房补助资金。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单位为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本乡镇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
(二)严格程序、规范运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个人申报、村社评审、乡镇审核、县政府审批”的“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程序,确定具体补助对象,做好与农户建房合同协议的签订工作。建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农户建房申请、政府补助审批表、建设前后住房资料等全部整理归档,实行一户一档,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监管。
(三)落实政策、统筹资金。进一步加强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中各项政策和资金的有效衔接,将小城镇重点项目建设与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有效整合,集中统筹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利用全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融资信用平台,积极协调融资部门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信贷支持,保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的正常开展。县财政部门要设立农村住房建设专户奖励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资金使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补助资金。
(四)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居住点,为新村建设预留用地空间。按照“一户一宅”的农村宅基地管理要求和农村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明确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合理安排农村住房建设用地,保证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用地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摸清村庄用地现状,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空闲地等进行农村住房建设,充分挖掘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核实农户新建、改建自用住房的宅基地,防止“一户多宅”或“建成新宅、旧宅不退还、不复耕”现象发生。
(五)强化服务、确保质量。合理编制安全、经济、实用的农房设计图集和施工方案,免费发放给农户参考,向农民提供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服务。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把节地、节能、环保、抗震要求贯彻农房建设全过程,鼓励采用新型建材和新能源。
(六)协调配合、全面推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工作。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做好配套资金筹集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策落实,确保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