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退休8年 他只干了一件事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06月21日    


图为公保在“更甲乙”山巡查。

一顶迷彩帽,一把铁锹,一干就是8年。

从司法一线退休后,58岁的老党员公保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回到家乡,植树造林。

他说:“我吃得饱、穿得暖,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留一点可以造福千秋的东西给后代。”他还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想干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我有力气,我就要一直干下去。”

一颗初心 由祁连圆柏显现

公保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他的老家在化隆县雄先藏族乡其先村。其先村三面环山,被八宝山、拉脊山、岗山环绕,海拔近3000米,陡峭的山间是其先村人的房屋和耕地。

在公保的印象里,由于海拔较高,其先村的山上常年没有绿意,靠天吃饭的村民只能以种植马铃薯和燕麦这两种耐寒的作物为生,连种小麦的村民都没有几户。

上小学时,村里供销社旁一棵常年青翠的祁连圆柏吸引了公保的注意,每年春节期间拿着鸡蛋去供销社换鞭炮的时候,公保都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棵树到了冬天也不会变黄?“当时我就想着要是我们这山上也有这个树该多好,那样的话整座山都是绿的。”在如今的公保眼里,那棵祁连圆柏就是他植树造林的动力源泉。

后来,公保先后经历当兵,退役后被分配到果洛藏族自治州工作,转眼50多年过去了,那一棵祁连圆柏如今已长成了村里最高最大的树。“虽然我人在外面,但是我回到老家就会关注它,这棵树被人挪过位置,原先不在这里。”指着眼前高大的祁连圆柏,公保对记者说,看到这棵树长得这么好,他发自肺腑地感到开心。

或许是在三江源头工作的这些年让公保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也或许是老家那棵祁连圆柏让他魂牵梦萦,最终,退休后的公保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扛起铁锹,上山种树。

2016年,公保从果洛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司法所退休。当年,他就将党关系转到了其先村党支部。在正式回到老家种树前,公保作足了准备——考察能在老家成活的树种、选好荒山荒坡、学习林业相关的知识、与村“两委”商量具体实施细节……退休的第二年,公保就给其先村带来了大量的祁连圆柏,栽种到了“更甲乙”山,当年绿化面积达13.3公顷。

一个信念 从绿染“更甲乙”开始

从拉脊山到其先村,首先要经过西宁市湟中区群加藏族乡。这里也是公保8年来一直购买树苗的地方。从群加乡到其先村的这条沟里,只要是种树苗的人家,大多都认识公保。

唐阳村村民康发祥去年刚认识公保,但两人寒暄起来,却不像是刚认识的样子。“好着没?我来看看树苗,顺便来看看你。”“走走走,去家里喝杯茶。”在康发祥眼里,像公保一样的人少之又少。

“谁不想退休了好好躺几天,但是他不一样,不仅不躺着,还要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植树。”“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每年都来我们村看树种、拉树苗。”“每次在树苗的装运现场都能看到他。”听着康发祥对公保的介绍,眼前魁梧的身影似乎又高大了几分。

从沟里出来,再上山,下山的时候就到了其先村。弯弯绕绕的山路,每年公保都要跑上无数趟。

到达其先村的第一站,就是已经被绿化过的“更甲乙”山。

“更甲乙”由藏语音译而来,意为不长草的山。公保说,小时候村里有“‘更甲乙’拉羊皮不沾草”的说法。

公保的绿化事业从“更甲乙”山开始。“哎呀,为什么变黄了?”“油松长得好,你看。”“祁连圆柏有些变黄了,还要找找原因。”带着记者绕“更甲乙”山走了一圈,公保的眼中、口中全是他的树苗。

虽没看过昔日的“更甲乙”山,但如今的“更甲乙”山上,一排排整齐的祁连圆柏、油松、杏树、丁香等树木整齐排列,草木茂盛,黑棘树和不知名的小黄花也一簇簇地出现,看到眼前的场景,公保高兴不已。

为了不让牛羊吃掉树苗,公保把已经植过树的区域用围栏护了起来。“我现在看这些树,比我的孩子还要亲。”公保说,等到树全都长大了,我就把护栏拆掉,让大家可以到树底下乘凉。

从“更甲乙”山上望去,其先村的全貌一览无余。远处的岗山和八宝山秀丽的景色也尽收眼底,风光无限的小村庄,在荒山荒坡变绿洲的加持下,显得更加美丽。

虽然“更甲乙”山的绿化已经成效初显,但是公保还有着更大的计划。“这片山都要种树,‘更甲乙’山我只是试着种了一些,看看成活率,以后我要在这里种出一片3000亩的林子。”公保望着与雄先林场一路之隔的荒山荒坡,像是下定某种决心般地说道。截至目前,公保在“更甲乙”山花费的树苗、围栏、人工、运费近300万元,这还不包括近几年来每年施肥和灌溉的人工工资。

一场变革 从黄河北岸延伸

与其先村相邻的沙索麻村是公保小时候的乐园。这里有陪他长大的姥姥和舅舅,还有他成年后做梦时总是梦到的那条路。路的尽头,就能看到黄河流经的壮阔景象。

由于李家峡水库的建成运行,沙索麻村的山脚下形成了两个湖,碧波荡漾的黄河水与红色的山融为一体,远处的城市依稀可见,一幅青藏高原碧水蓝天的风景画在这里显现。

“化隆县属于黄河北岸,黄河从我们脚下经过,所以保护好这里的生态格外重要。”站在沙索麻村最南边的山顶远眺,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美景都可以看到,公保说,从他发现沙索麻村有这样好的美景以后,一个大胆的想法时不时就会在脑子里出现。

在公保的规划里,沙索麻村山脚下黄河流经的地方都要种上树,保持山上的水土,并建起木栈道,开发成旅游观光研教为一体的基地,让远方的游客可以看见青海人民保护生态的决心。届时,包括沙索麻村在内的周边村庄的村民都可以在基地务工增收,从此改变以种植马铃薯为生的生活。

虽然规划还没开始实施,但公保有信心和决心将这个规划在5年内实现。

为了将化隆县变得更绿更美,自2017年开始,公保先后在二塘乡、雄先乡、金源藏族乡、查甫藏族乡等5个乡镇投资近500万元,用于树苗的购买和运费,并将树苗无偿捐赠给寺院、乡镇、村民。

“以前我们科却村的那片地比较裸露,植被覆盖率很低,几乎没有树木,收到公保老师捐赠的树苗后,我们分批次开展植树活动,植树面积达500亩。”化隆县二塘乡党委书记陈习福表示,以前,二塘乡开展植树活动所需的树苗一部分来自村集体经济购买、一部分来自县林业局,还有一部分来自村民培植,2023年,二塘乡收到公保捐赠的价值15万元的7万株树苗后,立即开展植树活动,绿化荒山荒坡。

在这些年的奔走中,公保发现,要实现黄河北岸的绿化计划,光有他一个人的付出还远远不够,他希望能够通过捐赠树苗的方式让所有人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一人一棵树,绿化不再难。

在公保的推动下,化隆县绿化面积已达到3333公顷,荒山变绿洲已经不再是奇迹。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十点,公保一直在不断“输出”,年过半百的他,精神状态甚至比我还要好。一天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公保对绿化事业特殊的感情外,还有坐在后座的公保的妻子和一岁十个月的小孙子,为了支持公保的绿化事业,妻子当起了他坚强的后盾,儿子儿媳更不用说,小孙子自从能坐车以后便开始跟着公保到处跑,一家三代,都在随时准备为绿化而奔走。

其实他也是个普通的老人,却心怀大爱,他对农村的感情和许多农民一样,纯朴又动人,看到下雨会感叹对庄稼和苗木好,连晒多天又会说庄稼要遭殃了。他是千千万万在农村出生又回到农村的建设者之一,他将自己对绿化的抱负与祖国好家乡美联系到一起,说“要一直干下去。”

未来5年,祝他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