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小小马铃薯 满满民生情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3年10月12日    

图为刘明德(右)和家人正在抢收土豆

“党的政策好,种洋芋的时候政府提供种子、地膜、化肥,如今又帮助我们销售,这日子是越过越好!”10月9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药水泉村,黑黝黝的土地上,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红皮马铃薯,宛如一颗颗红宝石,映红了村民刘明德的笑脸。

刘明德一家六口人,但真正的劳动力只有夫妻二人,今年种了11亩马铃薯,年迈的父母只能当帮手,今年刚出生的儿子更不用说了,还得专人照看。秋天气候多变,一旦遭遇阴雨天,马铃薯就会烂在地里。面对到了丰收季的马铃薯,刘明德一度高兴不起来。“好在村党支部出面,给我们找来了帮手,再有两天就能收完了。”看着马铃薯装上车,刘明德难掩喜悦之情。

“当下正在开展主题教育,我们是学习、抢收两不误。”药水泉村党支部书记王聚财介绍,最近周边乡村都在抢收马铃薯,劳动力紧缺,村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以学促干,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扎巴镇等地联系务工人员,帮助村民抢收。

坐落在八宝山下的查甫乡,春季干燥多雨,夏季凉爽短促,这里土地肥沃,种植的马铃薯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较高,且营养丰富,口感细腻绵香。因此,查甫土豆一向有着“金蛋蛋”的美誉,畅销周边市场。

近年来,查甫乡马铃薯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成为化隆县最具活力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查甫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查甫乡人民政府乡长仁青说,对查甫马铃薯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后,他们接下来就要争取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在马铃薯产业布局中,查甫乡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在马铃薯种植、生长过程中,邀请农科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会诊”,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马铃薯茁壮成长。进入丰收季节,结合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积极联系对接收购企业,进行定点收购,让农民少跑腿、多收入。

“我们每天能收200吨左右,预计总共能收购1万吨以上。”在查甫村收购点,一辆辆大货车往来穿梭。

收购商魏啟福告诉记者,查甫乡的马铃薯品质好,很受市场欢迎,他们收购的马铃薯多半会销售到省内大型加工企业,还有一部分销往宁夏、甘肃等地进行深加工。

在药水泉村的种植户刘胜德看来,今年他们乡的马铃薯产量好,价格也还不错,按目前的收购价来算,他的10亩马铃薯能收入4万多元。“一亩地能产3000多公斤,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收入很好。”刘胜德喜不自胜。

据介绍,今年查甫乡种植马铃薯1133公顷,预估产量达到5.1万吨,收入达6800万元,户均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农业推广中心主任刘立德表示,近几年,化隆县农业部门持续铺就“特色化、可持续、助民富”的产业发展之路,大力推广马铃薯全膜栽培技术,通过推广,全膜马铃薯在查甫乡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上万亩的马铃薯特色产业。今后,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好,把培训工作抓起来,让农民有一技之长,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积极性,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在提高农民收入上,我们还要做好‘统种共富’这篇民生大文章。”仁青说,查甫乡“统种共富”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计划明年开始试点实施。

仁青所说的查甫乡“统种共富”种植模式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即种子、化肥等全部由合作社投资,种植户只需投入土地和劳力,丰收后种植户将马铃薯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则进行储藏,挣取反季节销售的差价。也就是说,种植户“零成本”种植,不仅收入有保障,还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

小小马铃薯,满满民生情。近年来,查甫乡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继续坚持“联合社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坚定不移发展马铃薯产业,将产、销、运一体融合,从采挖源头、销售过程、品牌经营上齐发力,确保“金蛋蛋”有个好收成、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