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
人间烟火,是景的生动、是人的拼搏,是孜孜不倦、生生不息的日复写一日,年复转一年。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什努乡,坐落在卡力岗山母亲的怀抱,沐浴着咫尺的日光,四季有多漫长,人们身上阿什努的烙印就有多深刻。
阿什努乡,立于高山之巅,有与之契合的名字——云端阿什努。它从艰苦起步,向奋进出发,值得人们用脚步丈量它、用心灵感受它、用热情描绘它,用情感热爱它。
如今的阿什努,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乡村。在党建引领和各项政策的扶持下,这片沉睡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回望走过的路,阿什努人,用贫穷筑起了信念,靠信念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不断尝试也不断失败,又不断出发不断有所获得,以不同的方式终究翻过大山亲眼见证了不同的新世界。他们也不曾、不敢忘记大山对自己心灵的滋养和党的惠民政策给自己带来的光明,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热心于公益造福社会,未来还要衣锦还乡建设家园,落叶归根。
地域特色尽显生态魅力
阿什努乡不是一开始就叫阿什努的。民国时期,它被称为阿藏吾具乡。到了1950年,阿藏吾具乡改设为阿什努乡。1958年的时候,阿什努乡又并入了巴燕公社。1962年,巴燕公社分设出了阿什努公社,1984年,阿什努公社又复改为了阿什努乡,成为化隆县17个乡镇之一。“阿什努”系藏语,意为宽广的地方。它融合在卡力岗山一脉,聚集着回族、撒拉族、汉族和藏族。
初次行驶在那条路上,让人觉得既遥远又沧桑,想即刻调转车头返回,但走着走着,心就安静了下来。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这原是描绘石邑太行山余脉“浮云不能与之相平、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的山势逶迤群峰峻峭,而将此句用在阿什努乡,有过之而无不及:山峦展列于天际,相接平缓;白雾弥漫在群山,更显青灰;油菜花生在乡野,活力点缀……“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原来真的值得从春秋又到冬夏,踏踏实实走一回。
四季更替,或浓墨或淡彩地将山川变幻于不经意间。春日的草芽簌簌萌动,圈了一冬的羊竞相跳步在乡间小路,奔向和风旭日留下痕迹的草地,悠闲地啃食春草,夕阳渐退仍不肯离去,牧羊人挥舞长鞭警示迟归的羊群,骄傲的领头羊放下执着的留恋,带领舒展了筋骨的羊群回到了羊圈;夏季犹如一幅鲜艳明亮的重彩画,湛蓝的天、奶白的云、翠绿的林、多彩的花,好似拼图上的每个色块,与其最适合的位置相吻合,大自然的演奏家也不甘示弱地此起彼伏着,连广阔山川间苍蝇的嗡嗡声都不再让人尤为注意和厌烦;早秋时节,灌木丛后的一片沙棘果林映衬在将落未落的如血残阳里,粒粒沙棘果如同粘连在其中只可远望,依然绚烂着日渐苍茫的山景;冬雪沸沸扬扬洒下的时候,一切仿佛在沉睡,安静得像一只疲倦的老猫蜷缩在小窝不愿动弹。日光从连绵不断的云隙间漏出,闪烁在亮晶晶的雪花上,放眼望去,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心中不免感性“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有农户们屋顶升出的袅袅炊烟方可将人拉回现实,将感知回暖于心间。阿什努乡的面貌紧跟节气变幻一日又一日,不变的是山年复一年的守候和一代代山里的子民日复一日的期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站在山外望远山,望不见满山坡的牛羊,也望不见镶嵌在深山的庄稼地,更望不见山里的人们生火起灶过平凡的日子……这些似乎遥不可及,可对山里的所有一草一木、一屋几人来说,那永远是他们的落脚之处。
阿什努乡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完好地保存着其自然风貌,而发展需要改革,原生态之下还有烟火气需要延续,故而砂石路不见了踪影,沥青铺在了每条更弯曲的通村道路上,路边远远一处覆盖着光伏发电板的山坳山峰连绵着,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为全县电力开发作了贡献,还惠利着贫困村获得固定收益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山路两旁实施着“退耕还林”,人能所及之处,种满了云杉,那一棵棵小树苗挨过了四季的风,顶着人们的祝愿和希望,正在茁壮生长。二十年、五十年的未来,相信云端阿什努将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
人文精神在奋斗中深植
“山那边是什么呢?”“是海!”“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现代诗人王家新创作《在山的那边》时,脑中是否矗立着一片片山谷连成的山川,胸中是否奔涌着一条条江河汇成的海湾?生在山巅长在山坳的阿什努人,日夜面朝黄土背靠山,是否也曾坐在庄稼地里脑中装着家徒四壁、心中幻化山以外的世界?
敢于吃苦、敢闯敢拼的精神,自此萌芽生长。阿什努乡的庄稼汉们纷纷踏上了路程更远、环境更恶劣的淘金之路。一条无助、落寞的艰辛路。徒手挖着一处又一处硬邦邦的土壤,而所得就像大米里挑沙子,全靠运气。看似出了大山,却不意味着幸福,手上的老茧一天厚于一天,眼睛里的热气分不清是心酸的泪水,还是努力劳作的哈气。凭着一股子不怕吃苦的劲儿,生生给自己和家庭挖掘出了一线生机,攥着手里的钱,粗糙沧桑的脸上挂上了一时的满足,便又继续埋头前行。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的时候,阿什努乡人马贵福,带着5000元创业资金,率先走出大山,在厦门开了第一家拉面馆。“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想来,每个创业的人除了身心疲惫,还都会历经由未知带来的恐惧,但他靠着山里人血液中的一股子韧劲,在厦门站住了脚。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生活蒸蒸日上的马贵福在第一次回乡探亲后,先后把村里的四五位年轻人带到自己的拉面馆打工。其他村的人看到这种情况,也充满希望,陆续外出谋生,当跑堂、洗碗、学艺……好在这些年轻人踏实肯干,不是三分钟热度,不会有点困难就撂挑子,没有看到大一点的世界之后就心浮气躁,而是将美好的生活作为动力,起早贪黑在一方小店里谋生谋出路。待到手艺纯熟,在亲友的助力下觅得自己的小店,继续依靠着不怕吃苦、敢拼敢闯的精神,支撑到生活有了起色,便开始帮助乡里的亲朋邻舍。
在“传帮带”的作用下,他们一起开拉面馆闯天下,在这样不断开拓循环中,越来越多的家庭乘着拉面经济的快车过上了新生活。目前,长期在厦门、上海、苏州、武汉、天津、南京等大中城市经营拉面馆的阿什努乡人口近千户,带动全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2800多人。
留在乡里的人也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家家户户修缮了房、通上了电、吃上了水,人们看得起病、孩子上得起学,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留守的妇孺被安排在各自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但凡勤快认真一些,就能在家门口获得一份不错的薪酬;缺资金缺技术的小伙子们则紧跟着政策的步伐,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带薪在岗实训的方式学得一技之长,更好地走向社会……
非遗技艺传承民族魂
某天,四个放羊娃一边放羊一边编织拋儿绳,用于自己放羊。恰好刷到直播视频,有人在直播间卖赶羊鞭子。四人心想,我们能做绳,也可以拿来卖给别人。四人八目相对,想法不谋而合——“我们也直播卖绳!”
拋儿绳又名“投石索”,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它是一条中部带兜的绳索,由主弦、副弦、窝子、响尾四部分组成。主弦长短决定射击目标和射程远近,越长射程越远。副弦扮演配重的角色,而响尾与副弦衔接主要负责平衡和发声的作用。所以响尾的材质至关重要,若响尾制作不当,不但不会发出声响,还会影响射程和精准度,最好用羔羊毛搓制。
冷兵器时代,“投石索”是不可或缺的战斗武器。现在的拋儿绳主要用于放牧——牧牛羊的时候,在窝子中放块大小适中的石头,右手中指套住主弦上的指环,再捏住响尾,对准目标提鞭挥抡,达到一定速度时放开响尾,利用臂力甩动的惯性将石头抛出去,臂力越大抛出石头的距离越远。因其花纹秀丽色泽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也广泛用于室内装饰和车辆挂摆件等。
最初卖绳的四个放羊娃,得知化隆县在大力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再次不谋而合,积极申报拋儿绳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不断地探究和改良,制作过程极具艺术特征的化隆回族拋儿绳技艺,最终列入2023年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马占麻鲁如此说道:“我们能做的只是沧海一粟,但一定会尽己所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流传。”马占麻鲁即四位放羊娃中的“领头羊”,和马牙古拜、马顺才、马顺林一道,都是阿什努乡阿二村的村民。三十多岁的年纪,没有享受在安逸的生活中失去活力,眼神依然坚定有光。在他爷爷自学抛儿绳技艺的影响下,马占麻鲁受到传承,且对拋儿绳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
化隆回族拋儿绳,现展列在化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马占麻鲁和他的团队,计划跟随时代的脚步,在原技艺的基础上精进色彩的搭配、花纹样式等,不仅用于放牧,还能成为大众喜爱的工艺装饰品,让其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破土而出的新乡村
阿什努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曾经是深度贫困乡之一。土壤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目之所及,只是天苍苍野茫茫的大地,村民们只是种庄稼,家中缺水断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这里的群众生活有了非凡的变化。
以前,尚未铺设硬化路,就算是条件稍微好点的村民,骑摩托车去县城购买需要物品都要花费一整天。要致富先修路,乡政府积极争取并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道路、医疗、安全住房等方面的短板,通村道路均铺设了硬化路,村村修建了卫生室配备了村医和药品,落实了饮水工程,确保饮水安全,彻底解决了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信息闭塞等问题。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乡政府鉴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现实问题,动员部分村整体搬迁,根据村民的意愿,搬迁至巴燕、群科、甘都等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同时,不断强化后续扶持,通过转移就业、公益岗位等措施,确保每个搬迁户有稳定收入。每年组织人员开展义务植树,人能所到之处,已种满了云杉。
对于贫困家庭,乡政府结合到户产业资金,鼓励每户参与养殖,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发挥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道路。在这片土地上,牛羊养殖、土鸡养殖,作为乡村经济的新亮点,已成为重要产业之一。
现今,乡政府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集体资源,流转闲置土地,让乡村“沉睡资源”变成“增收活水”。探索“党建+”模式,利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业方面因地制宜,推进统种共富模式,重点打造马铃薯和青稞种子“育繁推”项目。养殖业方面大力培育家庭牧场,积极提倡“种草养畜”,引导农民群众发展舍饲圈养。
从农家分散养殖到成立家庭牧场开展规模化养殖,这个转变并不简单。因地域特点,如果养得好,养鸡效益比较高,但养殖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还要担心销售。对于这一点,乡政府对接东西部协作项目中对口支援单位,已经有了初步计划。通过规模化养殖,阿什努人期待卡力岗山区并不肥沃的土地上,能有更多收获。
除了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阿什努乡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庄变得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了村民的卫生条件,为乡村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政府注重提高群众自我内生动力,让他们参加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在发展过程中,村民们逐渐形成了互助共享、抱团攻坚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反向也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良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