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隆旅游 > 化隆风光
旅游风景 这边独好
——“五业融合 海东发力”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07月01日    

图为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景区。

地处青海省东大门的海东市地理位置优越,是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经地,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孕育出了壮美的山水、田园、人文风光。因富集的旅游资源,海东市历来是青海省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海东市旅游悄然走上融合发展之路,旅游联姻文体、贯通商贸、打通农业生产销售各环节,刷新了海东市“大旅游”的新格局。

旅游文体融合正当时

今年海东市举办的“青超联赛”让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借助体育赛事的“流量”,海东市旅游市场吸引来了更多的客流。“青超联赛”海东赛区也融合了当地文旅特色,推出特色旅游体验,面向游客设计了涵盖赛事主场的河湟民俗体验游、生态观光游、黄河风情游3条精品线路,意在把炙热的赛事“流量”更好地转化为澎湃的经济“增量”。

文化和体育活动历来就像是一对“孪生姊妹”,文体活动在海东市丰富多彩,射箭赛、赛马会、篮球赛、花儿会、社火展演等文体活动每年都会在海东市各地不断上演,对旅游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今年4月份,“高原江南春来早”和美循化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旅游体验,助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在这次活动中,循化县充分融合文体旅游,推出了海东市首届男子篮球赛、“梁溪号”游船启航、精品旅游线路采风考察、休闲农业踏青采摘、浪漫樱花欣赏、穿越波浪滩自行车骑行比赛、花儿晚会、黄河诗会、撒拉族服饰及非遗展演、藏族锅庄舞蹈表演等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让广大游客和群众尽情体验“高原小江南”的醉人春意、尽情释放欢乐,享受“诗与远方”,开启了循化县旅游市场的旺季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仅活动举办前三日,循化县就接待游客12.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1.86万元。活动期间,循化县文旅体融合发展综合效益更是得到充分释放,街子街、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园、骆驼泉、清水湾等旅游景区(点)和黄河两岸、尕别列杏花田园观光点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全县大小酒店宾馆“一床难求”,“撒拉人家”农家院、特色餐馆等接待点宾客接踵,前来循化县的游客量持续高位运行,旅游市场异常活跃。

旅游商贸融合促消费

旅游本身就自带消费“节奏”,吃住行游购娱诸多旅游市场构成要素中,都和商贸消费有着深度融合。

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当地人称之为“袁家村”,是一处反映当地建筑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以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为主的国家级3A级景区。如今,该景区不仅仅是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还是一个火热的消费场所和当地文化大展台。

走在景区小巷石板铺就的路上,扑面而来的是当地特色美食诱人的味道。有干板鱼、炒凉粉、炕锅羊肉、青海老八盘、韭菜盒子、搅团、青稞面搓鱼等,平时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各种青海特色小吃,在这里应有尽有。

除了品尝各种美食,还可以到茶楼去喝一碗清香甘爽的八宝盖碗茶,听听当地民间传统小调贤孝、乐弦和平弦,或者到河湟戏苑嗑嗑瓜子,喝喝茶,听听当地的传统戏曲和曲艺,如眉户戏、秦腔,还有河湟“花儿”。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的小调和舞蹈,还能深刻体会到各民族之间亲密的共生关系和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此外,这里依据当地民居建筑风格而建的店铺和农家庄廓小院,还能让游客欣赏到古老的河湟民居文化。

旅游商贸融合发展的例子在海东市比比皆是。

海东市始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生态旅游作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点,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把潜在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谋划推动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融合能“增值”,真正让海东成为八方来客“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文化圣地、旅游胜地、康养天堂。

在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期间,海东市全力打造“万象海东”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以“古韵河湟、万象海东”为主题,通过展示海东厚重的历史人文、民族文化、地方民俗、发展变化,讲好海东故事,推动“万象海东”传得更远、传得更广,吸引更多人到海东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持续擦亮文化旅游“金字招牌”,强力打造海东文化旅游新品牌。

旅游融合“三农”结硕果

海东市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之一,这里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若星河。近年来,海东市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极大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下转03版)(上接01版)

“夏天到了,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去采摘游。”在位于平安区白沈沟的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来自西宁市的市民向敏正带着孩子在温室大棚内体验采摘的乐趣。她告诉记者,海东能采摘的地方很多,并且还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采摘不同的果蔬,冬天可以采摘温室大棚里的蔬菜,春天可以采摘草莓,夏天可以采摘樱桃,秋天可以采摘软儿梨等。

这两天,正是乐都大樱桃成熟的季节,记者在乐都区寿乐镇引胜沟内看到,果农将红红的樱桃摆在公路两边,不时有游客下车去购买。在乐都区高店镇109国道旁还有不少蒜农在售卖乐都紫皮大蒜。

借助乡村旅游的舞台售卖农产品,仅仅是海东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一个小方面。每年春天,海东各地举办的“杏花节”“梨花节”“桃花节”等节庆活动,不仅活跃了各地农村的消费市场,还将农家馍馍、洋芋粉条、菜籽油等深加工农产品搭上了乡村旅游的“快车”。

海东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中,一批网红乡村旅游景点应运而生,农户从中受益,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景区通过“政府搭台,能人唱戏”,依托卯寨沟乡土民俗,挖掘陇右文化,逐渐将卯寨打造成集民俗文化游览、蔬菜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围绕民宿一条街建设,动员农户自主创业开店70家。今年“五一”期间,卯寨景区举办了“赏古韵高庙·享诗意田园·游生态卯寨”第三届“乐都·卯寨”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日均接待游客量达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7万元。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通过“党支部+景区+农户”模式,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相结合,依托山庄村的旅游资源,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国家扶持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到七里寺花海景区建设中,每年按合同获得收益37.5万元。2023年,七里寺花海景区观赏面积达45.3公顷,年游客接待量63.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0余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近180个。

互助县东和乡油嘴湾景区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以乡村精品民宿打造为切入点,实施好油嘴湾“洞穴民宿”“半山民宿”两个项目,在巩固油嘴湾农事体验园的基础上,推出农耕体验游、研学游等产品,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新闻链接:

海东“明星”景区盘点

山水篇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坐落于祁连山脉南麓的东端,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度左右,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公园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公园由元甫达坂、浪士当、卡索峡、扎隆沟、下河五大景区组成,兼有雄、奇、险、秀四大特色,主要景点有“达坂红叶、龙尾观云、擎天一柱、圣母天池、石龙烟雨、高山牧场、药水瀑布”等80余处,各风景区石峰峭立、林海苍茫、山溪清澈、峡谷幽深;登高远望,峰峦叠嶂,云遮雾绕,天山相接,雪峰连绵,松涛阵阵;山谷间溪水潺潺,迂回曲折,风景秀丽。

孟达天池景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是青海省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孟达天池景区面积954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景点主要有华山松谷、回音壁、犀牛望月、西山卧虎、神仙洞等。

黄河清水湾风景区:俗称“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其背依小积石山,南临滔滔黄河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春、夏、秋时节步入该区,四周绿树成荫,草木丛生,鸟语花香,颇有“世外桃源”之情趣,周边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小积石山鲜红色的岩石山体,峥嵘挺拔,姿态不凡,山岩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堡垒,有的像挺立的雄鸡,红岩峥嵘,碧水辉映,丹霞景色十分瑰丽。

乡村旅游篇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仿照陕西省“袁家村”而建,整个景区布局为“凸”字形建设,主要分东西两条美食街:西街以清真美食、小吃为主,东街以汉族特色美食、小吃为主。潺潺的湟水河在其南边静静流过,为景区增添了一丝柔美。宽阔平坦的广场东西两侧各置有4个大钟——平安钟,正北面是戏楼,也是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的入口,入口处西侧立有几个造型怪异的石柱,那是以前的拴马桩,当你抬头时,便能看见镶嵌于楼房上的“平安”两个大字,瞬间让你感到此地的美丽寓意,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

平安区石碑瑞丰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平安区古城回族乡石碑村,总面积20万平方米。依托周边山水资源及乡村田园开展花海观光、乡村度假、特色农作物种植与农作物科普等乡村旅游项目,设立游客中心、停车场、游步道等设施,并结合村庄民居开展农家乐与乡村民宿等旅游接待服务。

乐都区卯寨景区:位于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沟新庄村,因地处古代官道驿站而得名“卯寨”。景区距乐都城区13公里、柳湾遗址3公里,是依托当地乡土民俗、挖掘河湟文化,着手打造的一处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乐都区花果山休闲旅游景区:位于乐都区高庙镇东村,距离城区13公里,景区内有樱桃、乐都沙果、乐都软儿梨等百余亩采摘基地,还有河湟传统民居大院、音乐喷泉、休闲场所、园林景观等,能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露营、烧烤,特色农家菜及法式铁板烧等旅游服务项目。

互助县油嘴湾景区:位于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距县城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集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花卉观赏、住宿、餐饮、乡村旅居、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由互助县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青海省五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振兴示范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所在的麻吉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

互助县松多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位于互助县松多藏族乡松多村,距县城42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松多村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华锐部落的聚集地之一,也是华锐藏族民俗保留最完整的村落,人文底蕴深厚。

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旅游景区: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是一个纯撒拉族聚集的古村落,村内有古老的清真寺、千年老榆树、青绣园、特色农家乐等,该村服饰、饮食、民居、宗教、婚礼、文娱等多个文化层面都蕴藏着撒拉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循化县乙日亥花海景区:位于循化县白庄镇乙日亥村,距县城17公里,平均海拔2170米,“乙日亥”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撒拉语意为“遥远的地方”。整个村落西高东低,错落有致,绿树环抱,山水相间,自然风光独特,有“灵秀乙日亥,绿色风景线”的美誉。

文化篇

河湟文化博物馆:位于乐都区文教路东侧,是以展示河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地市级博物馆。上展文物有石器、陶器等17种品类近1180件(套),博物馆建筑外形,继承和创新了“河湟建筑风格”,汲取院落、庄廓、廊檐等河湟建筑文化元素于一体。

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乐都区柳湾村柳湾遗址附近,占地面积583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同时是中国最大的以展示彩陶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藏品分陶器、骨器、石器、玉器、装饰品等。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的藏品大多出土于青海柳湾墓地,出土的彩陶以其造型、纹饰、构图闻名于中国彩陶文化。2018年9月,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瞿昙寺景区:位于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瞿昙镇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

喇家遗址景区:位于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灾,是已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该遗址仍有母亲守护孩子、返身救助亲人的遗骸遗存,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

遗址发现于1981年,1999—2007年,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高等级墓葬、环壕、小广场、祭坛等重要遗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新发现。2013—2019年,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现遗迹450余处,包括房址、壕沟、陶窑、祭祀坑、墓葬、大型冲沟、灰坑、灰沟,出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遗物2000余件,主要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汉晋遗存等。2001年6月25日,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