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石大仓”系藏语,意为虎穴,该地原为藏族群众游牧地。明时为西宁府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革族牧地,兼营农耕。清初时为实达仓族、欧候扎族等部落居住,清朝中期,汉族和回族陆续迁入。至清末民国初,成为藏族、回族、汉族杂居之地,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地处马阴山北麓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造就了全县最好的优良牧场。
相传,古时候这里经常有虎豹出没,故起名“石大仓”。全乡的17个村分布在上马阴山下的乙什扎沟、部让沟、旦庄沟的三条沟中,每条沟内都流淌着一条发自主峰花枹山的河水,在石大仓下游汇合为关藏沟水,至下沙让汇沙浪沟水入甘都镇。境内有全县最高的山峰花枹山,主峰高4484.7米。
从化隆县城往东行驶15公里左右,就到了石大仓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前往化隆东部四乡的必经之路。石大仓乡东与初麻乡接壤,南与甘都镇为邻,西与谢家滩乡、巴燕镇相连,北靠花枹山与乐都区相接。每年的秋天,石大仓三条沟河两边的麦田一片金黄。微风吹拂,那阵阵麦浪就像是金色的海洋一样,从山边流到山底下,非常壮观,不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
以“箭”为媒奏响民族团结曲
初春季节,气候还有点寒冷。深处化隆回族自治县脑山地区的石大仓乡文加山村,处处洋溢着春天里的蓬勃生机。
每年的春秋冬季节是全乡群众最期盼的日子,因为春天时节,农民在田里播种了希望;秋天农田丰收了,经过一年的辛苦,老百姓在田地里收获了幸福和希望;接下来的冬季也是老百姓农闲的日子,此时,他们便开始举办自己喜欢和传承了几百年的体育运动——民族射箭。
由于全乡藏族、回族、汉族、撒拉族等民族都有射箭的传统习惯,每年在晚秋和冬春时节,乡政府会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组织举办几场规模较大的射箭比赛,参赛的选手涉及全县各乡镇。
这一天,举办射箭比赛的村就像是过节一样,全村上下气氛热烈,男女老少都是忙前忙后。有的忙着整理箭场,有的忙着布置会场,有的忙着搭台起灶,有的忙着搬运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在当地群众眼里,这场比赛不仅是射箭的胜负,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村子的形象,展示了民族风格,展示的是村民们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因此大家都很重视。
伴随着庄严嘹亮的国歌声,“文加山民族团结杯”传统射箭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来自石大仓乡11个村120名射箭选手组成的12支代表队依次登台亮相,汉族、藏族、回族选手们齐聚一堂,以箭为媒,以弓为桥,同场竞技,奏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进步和谐之曲。
射箭比赛正式上演,选手们分毫不让,目视靶位,左手握弓,右手后拉弓弦直到满弦撒放,精湛的技艺赢得群众阵阵掌声,一次次“一箭穿心”更是将赛场氛围持续推向高潮。
在比赛现场,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选手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德风尚,有的聚在一起拿着各自的弓箭,切磋探讨着射箭技术、技巧和比赛经验;有的相互拥抱用各自的手机拍照合影,整个赛场充满着欢声笑语。射箭比赛对于村民来说,平时只要有时间都会和亲戚朋友去参加,但像这样的大型活动,还真是很少有机会参加,不仅能够和其他村的射箭爱好者切磋技术,还能通过比赛平台,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以前,文加山村还是县级贫困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生产生活基础很差,群众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经过脱贫攻坚和联点单位的帮扶,投资实施了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及产业扶持、文化设施等项目,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村民自主致富奔小康的意识和能力极大增强,催生了“拉面经济+牛羊养殖”脱贫新模式,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藏族传统射箭活动是藏区民族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这一民族竞技活动传统,发扬体育惠民精神,旦庄村举办的射箭比赛,更是热闹非凡。来自全县14个乡镇的47支射箭队的射箭爱好者身着特色民族服饰,不畏强手,争创一流,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而活动经费是由射箭爱好者自发捐赠的。他们说:“活动的意义旨在体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展现全乡各族人民和谐、幸福生活的新风貌。”
射箭比赛这天,也是群众最高兴最忙碌的一天,为方便参赛者就餐,尊重民族信仰,旦庄村特意在村内架起10口大锅,由村内妇女负责提供汉族和藏族群众餐食;而回族同胞则统一安排至就近的清真餐馆就餐。
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服务,积极参与,使比赛活动既呈现民族特色,又富有石大仓激情。这样的射箭比赛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射箭不仅是群众的体育爱好,更是一种责任和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教育之花在山村绽放
石大仓乡最让人骄傲的是从民国时期就开始重视的农村教育事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百户果列多杰创办了全乡第一所学——乙什扎学校,培养了大批藏族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都参加了革命,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还培养了很多学者分赴省内外工作,而且有多人曾担任省、州、县各级领导职务。
由于重视教育的原因,石大仓的学校和教学点也比较多,各村干部非常重视教育,积极为办学抓教育提供方便,学生家长也是全力配合,对老师的生活非常关注,这样就在全乡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范。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全乡的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行走在农田村舍,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学校,各级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出生于石大仓乡的著名藏族学者桑热嘉措成了这个小地方的骄傲和楷模。他一生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开创了青海民族教育史上藏文教材编译和编写的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创办了多所蒙藏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条件,为民族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石大仓的教育事业发展让人瞩目。虽然是一个较小的偏远乡镇,正是因为重视教育事业,有关心教育事业的学者,小小的山村学校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目前,全乡现有中心学校1所,幼儿园2所,教学点2个,巡回支教点3个。石大仓乡中心学校教师总计人数23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4名。在省市联点单位的帮扶和支持下,石大仓乡将“乡村教育”列入乡村振兴三年重点工作计划中,全力杜绝基础教育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因素,乡党委、政府联合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省政府办公厅助推普惠教育,落实“双减政策”,为石大仓乡中心学校捐赠总价值4万元“PEP小学英语AR”版数字教材200套,实现了全乡适龄学生全覆盖。
现在,虽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还不如城市里的学校,但山路上总会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对大山以外的世界的向往。我们相信,有这样好的教学环境,有这样好的学习氛围,全乡的孩子一定会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走出大山,依靠文化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
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而石大仓乡的各族群众对于文化体育活动又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因为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一些藏族村还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歌舞,这里的人们从小就对民族文艺艺术有一种特别的爱好,不管是在节假日还是在劳动的田间地头,年轻的姑娘和英俊的小伙都喜欢对着山川河流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歌声融入泥土里,融入河水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传统民族文化在山村田野间生根开花。这里的“拉伊”就像是镶嵌在绿草中的羊群,又像是飘动在蓝天上的白云,缓缓地流进人们的心房,唤起多少离家人的乡愁和爱恋。
石大仓的山歌拉伊是藏族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情歌,多在野外自由诵唱,形式多样,内容浩繁,非常接地气,每当节日和庙会期间,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拉开场地演唱歌曲。每当春天来临时,悠扬的歌声是山谷里最清脆的风铃,行走在田间的人们用爱的音符播种希望的种子。秋天,金黄的麦田在秋风的吹拂下把淡淡的麦香吹进了人们的心脾,让人陶醉在音乐里,陶醉在麦田中,丰收不仅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面对希望和祝福。各民族群众在这样的氛围下,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用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推动着乡风文明进步。
而回族宴席曲,是当地回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艺术相融合的产物,经过长期加工改造形成的一种民族艺术表演形式。回族宴席曲多在婚嫁喜庆时演唱和表演,其曲调、韵味、歌词内容、舞蹈身姿充满了浓厚的情趣和民族风韵,很受当群众的喜爱。
1985年,化隆县文化馆在台力盖、大岭村搜集整理了完整的《莲花落》《虎狼马》《上山打柴》三个回族宴席曲,这些曲子委婉生动活泼,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因为重视教育,使文化艺术在这里更具有了深耕发展的土壤,而各族群众对艺术的热爱和传承,使这里的文艺氛围更加浓厚。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春节期间,乡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迎春文艺表演,而表演的节目都是各村群众自发排练的。原本乡上准备选最好的几个节目进行表演,结果各村的群众表演的热情都非常高,都要求上台表演,结果只能每年举办春节文艺汇演,让每个村的节目都能上台,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热爱文化艺术的热情。
婉转悠扬的歌声,热情奔放的舞蹈,深情旷远的旋律,悠扬悦耳的乐器演奏,使观众们全都陶醉在这精彩的演出中,掌声、喝彩色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氛围下,群众对文化的热情是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同也是越来越深,文化已经成了全乡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认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代的文明进步和高质量发展,而文化又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有了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和土壤,相信这里的文化一定会更加的灿烂而丰富多彩。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石大仓乡大多数村都建在马阴山北麓,这里坐北朝南,水草丰美、草场资源丰富,从古代起这里就是官家养殖放牧的优良牧场。居住在这里的群众世世代代都有养殖畜牲的传统习惯,特别是坐落于马阴山半山腰的几个藏族村主要是以牧为主,兼营农业。
经过两千多年的生活,这里的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当时以这里为代表,化隆出现了五谷丰登、牛羊遍野的繁荣景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石大仓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用足用好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使畜牧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支哈堂村地处浅山谷地,耕地少、林地稀,村民历来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还有加工酥油的传统。近年来,该村根据“种植无优势,养殖有资源”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以家庭为基础,以养殖为平台,努力走向规模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养殖业,逐渐成为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养牛村”。同时,为解决单一养殖易遭遇瓶颈、牛奶资源没有发挥更好优势等问题,支哈堂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集体产业,决定将生态酥油加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流转村民宅基地0.2公顷,建设厂房4间120平方米,平整场地1000平方米,购置巴仕杀菌煮奶机、发酵柜、包装机、冷藏柜、酥油桶等相关设备,成立了村集体经济酥油加工厂。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和全体村民的共同经营下,支哈堂村在全乡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收入越来越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们的信心也更足了。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起初村里提出通过成立酥油加工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想法,我们都不愿意,总觉得把争取到的钱分给大家,实惠来得更快。现在村里的酥油加工厂运转得有模有样,而且我们的酥油品质好,利润高,老百姓也愿意共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是石大仓乡狠抓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乡村振兴春风的吹拂下,这里的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牛羊叫得更欢了,老百姓的笑声更美了,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甜蜜,草肥水美的山乡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正在意气风发地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