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烦心事,邻里小摩擦,请“调解员”来评评理;解决不了的矛盾,找“网格员”理清事儿;遇到困难、碰到问题,可以“面对面”反映诉求……
“平安是福”的背后承载着一份份默默地守护。如何从更深处探寻平安之道、百姓幸福之因?
近年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治理有效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社会治理实际,持续推进智治、法治、自治、德治“四治”融合,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加强基层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平安答卷”写进群众心里。
“小网格”兜住群众生活“大幸福”
“以前有啥事儿都是去乡政府找领导干部,或者去派出所找民警,现在很多事找我们村里的网格员仁青才让就能解决,根本不用出村。”近日,化隆县初麻乡拉许村村民夏若才让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网格员,邻里之间的很多小纠纷都能在村里被“一网打尽”、圆满解决。
仁青才让是拉许村的网格员,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是政策宣传的“讲解员”,是社情“收集员”,更是安全隐患的“排查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仁青才让也是化隆县开展的县、乡、村三级治理网格中的其中一环,是化隆县众多网格员中的其中一员,是化隆县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的一个缩影。
“最近有诈骗分子通过赠送‘稀缺烟卡’骗取小学生电话,从而实施电诈,一定要高度警惕……”“所有招募刷单员、点赞员、推广员的行为都是诈骗行为……”“陌生链接不要点击、陌生号码不能轻信、个人信息不可透漏,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行为……”8月中旬,化隆县群科镇的网格员们和群科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起为群众开展防诈宣传。
一件红马甲、一本宣传册、一个记录本,成了网格员的“出行标配”,也成了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力量,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化隆县持续推进“党建+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全县在职党员干部“两委代表一委员”编入住地社区网格,明确包联住户和责任,不定期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参加网格工作,做到“常串困难家庭、常叩重点人群门”,切实增进与群众的熟悉度、亲和力,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化隆县还依托网格员智信App,每日由网格员在网格中开展巡逻及重点场所巡查、重点问题上报、重点纠纷摸排等工作,做到巡查信息上通下达,实现服务管理的全方位覆盖。
化隆县以细“治”入微的网格服务,不断推动社区治理重心下移,让网格员走进百街千巷,深入千家万户,用“小网格”兜住居民生活“大幸福”。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开展重点场所巡查5000余次,通过App上报事件3395件,立案2830件,结案率达100%。
“拉面巡回法庭”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6月4日,化隆县人民法院“拉面巡回法庭”收到了一份来自2300公里之外的特殊快递。拆开快递后,一面写有“倾力调解化纠纷,督促履行暖人心”的锦旗呈现在眼前,这是远在山东省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为表达对法庭办案人员的谢意专门寄来的。
当事人齐某某在山东省威海市做牛肉生意,被告冶某某在威海市经营拉面馆期间,经常向其购买牛肉。因长期赊款,齐某某多次向被告索要牛肉款,被告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无奈之下,齐某某通过网上立案诉至法院。
化隆县“拉面巡回法庭”受理该案后,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并组织进行线上调解,经过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的耐心协调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买卖合同纠纷顺利解决,于是便出现了赠送锦旗的一幕。
化隆县被誉为“拉面之乡”。目前,共有11.31万名化隆籍拉面人在全国337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店1.8万家。类似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多发等现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拉面巡回法庭”的出现,正是化隆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跨域调解改革的一个缩影。通过创新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让越来越多的“拉面人”在异地他乡能快速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通过融合民事审判特点和拉面经济特色,拉面巡回法庭形成了‘一庭集中、多点联动’的‘1+N’审判模式,最大限度满足‘拉面人’的司法需求,规范拉面产业从业环境,进一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化隆县拉面巡回法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针对跨域矛盾纠纷化解中存在的“来回跑、诉累重”问题,化隆县建立了巡回跨域多元化解机制,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诉求清晰、案件简单的矛盾纠纷,通过“数字法庭”“指尖立案”“云端审判”的方式,在线上就能快速化解,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也大大提高了矛盾调解的工作效率。
2023年11月,“拉面产业”跨域矛盾纠纷调解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大“海东样板”。
如今,“拉面巡回法庭”全力以赴为在外的“拉面人”提供诉讼便利,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让“拉面人”遇到纠纷“诉求有门”,让敢闯敢干能吃苦的“拉面人”安心将“一碗面”拉出更大的天地!
打造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
“综合服务岗、调解服务岗、信访接待岗、法律服务岗、诉前服务岗、行政服务岗……”走进化隆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厅,时不时有群众前来咨询、办事……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询问和引导办理下,将一件件“揪心事”“烦心事”办成了暖心事情。
“以前,想解决一件事儿,得找好几个部门、跑好几趟。现在好了,只需要到这个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就能办得八九不离十。”前来办事的群众赵先生说出了来该中心办事的最大感受。
一笔拖欠的工程款项,在调解员的多方督促下,全部付清;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成功调解……群众抱着期待而来,怀着满意而归。一起事件及时处置,生动展示了化隆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高效闭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化隆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达264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5余件。
记者在该中心的二楼看到,人大代表之家、化隆县基层立法联系点、政协委员联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室等应有尽有。
化隆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规定功能室基础上创新增设了人大、政协、“12345”群众热线室,采用“前台分类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方法,采取集中常驻、轮班入驻、按需随驻3种模式,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谁接访,谁负责到底;群众诉求,以订单式、流程化办结;疑难案件,“专家”助力攻克……这是化隆县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探索总结的矛盾纠纷化解经验,也是化隆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写照。
在化隆县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记者看到,综合治理专干陈湘枝正在和同事在综合治理智慧平台上录入数据、处理案件、排查监控视频……乘着“大数据”的东风,化隆县建立以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综治视联网为主支撑的信息化应用体系,赋能综治中心运转,推进网格事项推送转办和社会治安治理条块结合大联动,实现数据总览、事件转办、分析预警、矛盾化解、督查督办等功能。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如今,化隆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步伐仍未停歇,通过创新探索“枫桥经验”化隆实践,更高水平的平安化隆建设正在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