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乙沙二村的杏子进入采摘季,每一棵树都承载着丰收的喜悦,金黄色的杏子在绿叶间闪烁,散发着阵阵清香,村民迎接丰收的喜悦。
走进乙沙二村村民马么来家的杏园里,一家人正挎着背篓忙着采摘、打包、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种植杏子已经有20多年了,现在杏子都成熟了,收益不错。”马么来说,目前,每年仅售卖杏子收入能达7000余元。
几家欢喜几家愁。种植杏子的村民在喜获丰收的同时,还有些忧愁,因为杏子大面积丰收,价格卖不上去,上门收购的企业也不多,因采摘后无法长期保存,只能任其掉落在田间院头,甚是惋惜。“家中有近4亩的杏子通过路边摊售卖、朋友圈发布信息等方式已卖出近600斤,但是还有很多剩余的杏子一直找不到销售渠道,周边邻居们也面临着这样的境况……”乙沙二村村民韩成祥在驻村工作队入户时说起目前杏子销售难的问题。
为了让群众获得更大收益,乙沙二村党支部联合驻村工作队把村民生产的杏子纳入到消费帮扶活动内容,并且提高收购价格,普通商贩在村里收购包核杏子价格是2元每斤,但经多方协调引进,最终引进2家企业,将收购的价格定在3元每斤,并在网上定制果箱,让杏子更好的由收购企业无损带走,拓宽销售渠道。当日,企业成功收购杏子600公斤,助农增收3600元。
“这次杏子的成功收购解决了我们很大的难题,钱也及时结算给我们了,真正帮助了我们老百姓。”乙沙二村监测户韩乙奴四对种植杏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枝头到市场,再到百姓的果盘,如今,群科杏子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杏经济”的甜蜜也融化在了群众的心里。群科镇作为化隆杏子的主产区,严格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持续在基础设施完善、品种改良优化、强化技术培训、拓展销售等方面做文章,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让杏子的甜蜜滋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杏”动力。
自2021年以来,群科镇连续三年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累计开展5次,带动村民增收近10万元,从第一批次的软梨,逐步到香蕉梨、冬果梨和杏子,内容越来越丰富,进而扩大了村民增收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