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市人大代表韩良说,近年来,海东市以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系统、源头治理,协同推进区域内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守牢青海东部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构筑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固防线。如何才能守住这条底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韩良建议,应由市、县两级政府重点支持化隆沿黄168公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及景观提升改造项目、黄河北岸生态绿化项目、沿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纵穿黄河的7条排洪沟道生态治理项目等。
韩良介绍,近年来,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相继实施了昂思多沟、黑城沟及黄河干流、天然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项目,沿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充分利用沿黄独特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商贸物流、滨水宜居、餐饮旅游、千亩马莲花、塔加藏族乡百年藏庄旅游资源、夏琼寺、丹斗寺、阿河滩清真寺等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优势和节庆假日旅游特色效应,化隆县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致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缓慢。同时,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致使一些谋划储备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文旅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落地实施。
“为此,我建议进一步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大力实施沿黄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开发文化旅游的新业态、构建跨界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格局。”韩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