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拉面局长”变身记
来源:    时间:2023年08月17日    

马建国,曾经担任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一职,在化隆拉面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拉面人亲切地称他为“拉面局长”。如今,调任到化隆县巴燕镇工作后,他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抓得有声有色,群众称他为“卫生队长”“振兴队长”。马建国似乎很喜欢这一个个“接地气”又亲切的称呼。


“拉面局长”化身“帮办员”


提起马建国,化隆拉面人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在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工作期间,马建国积极协调各大金融机构给拉面人上门解决贷款难题,举办“拉面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千人共享幸福面”活动,创建智慧拉面大数据平台……深得拉面人的喜爱,被化隆拉面人亲切地称为“拉面局长”。


“在我个人看来,我们建国局长是一个‘不要命’的领导。”提起马建国,化隆县驻广州拉面产业服务办事处主任马青明感慨万千,至今他仍记得2020年2月发生在广州的一件事。“那时,疫情防控刚刚转入常态化,建国局长第一站就赶到广州。当时疫情还比较严重,广州好多单位都是轮流上班,他来的目的就是想协调当地政府倡议为海东拉面人减租免租。”马青明说。


马青明带他去了广州越秀区等几个区,当时当地的领导都感到非常惊讶,都问他疫情这么严重你不怕吗?他微微一笑说:“拉面人现在非常艰难,我们真的放心不下,感谢你们这几年来对拉面人的关心和包容,也希望你们这次能帮助拉面人渡过难关。”当时广州各区政府也高度重视,下发了减免房租的倡议书,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纷纷响应,积极主动减免房租,在推进拉面产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国局长是我们拉面人的贴心人,要不是他协调信用社给我解决30万元拉面贷款,可能我的饭馆当时就关门了。”因为疫情原因,马成福当时在深圳经营的拉面馆生意不好,眼看就要倒闭了,在化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马建国更是冲在前头,带领信用社工作人员上门解决了贷款问题,还给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那里的拉面匠举办了“拉面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展拉面产业。


2021年,因工作需要,马建国调离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前往巴燕镇履职。“听说他不当‘拉面局长’了,我们心里真舍不得,不过巴燕镇是我的老家,他去那里工作,也是我们巴燕镇老百姓的福气。”马成福说。


镇长变身“卫生队长”


“自从巴燕镇来了这位‘卫生队长’后,街道不再脏乱差了,变得很干净。尤其春夏季节,街道两旁的丁香花香气扑面而来,让人陶醉不已。”村民马力海说。


“2021年,巴燕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我们发现新的领导班子大抓卫生工作,开始在街道和村道种植暴马丁香,经过两年的发展,巴燕镇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燕镇个体工商户马玉贵说。


现在的马建国,是巴燕镇人民政府镇长。


街道脏乱差,群众乱倒垃圾、乱泼污水,隐蔽位置垃圾成山……这是两年前,马建国初来巴燕镇时的第一印象。


看着眼前的情景,马建国计划先从最基本的环境卫生工作开始。于是在任职后的第二天,经镇党委决定,全面开启巴燕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不能仅靠一张嘴来完成目标任务。”马建国首先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


“说老实话,来巴燕镇后我感觉压力很大,首先是城区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比较陈旧,其次是巴燕镇是全县最大的乡镇,有38个村3个社区近5万人,脱贫人口4576人,脱贫人口增收压力非常大。”马建国告诉记者,当时县委书记张爱如任职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四大班子和行业部门负责人在巴燕镇调研了两天,提出了巴燕城区的“四难看”,要求巴燕镇限期整改。


针对存在的问题,马建国带领班子认真研究,一一制定了整改方案,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动员辖区所有干部群众、师生、医护人员共5000人次,出动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20多台,轰轰烈烈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运动,清垃圾、排污水、除墙面小广告,实现了“街面净、墙面清”。


马建国后来在调研中发现,巴燕城区的白杨树病虫害严重,安全隐患大,而暴马丁香特别合适在巴燕镇生长,于是便动员各村利用春秋义务植树的时机,启动实施了主城区“一城丁香”的项目,效果十分明显。截至目前,全镇共栽植暴马丁香、紫叶稠李等1.5万余株,金叶榆、紫丁香等2.3万余株,实现了巷道绿、乡镇美的预期目标,群众的幸福指数、获得感逐年上升。


在马建国的带领下,“丁香巴燕”成为巴燕镇新的代名词。


“振兴队长”促振兴


卫生做到位了,马建国又开始为如何让巴燕镇乡村振兴走在前列思谋。


今年,在镇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巴燕镇在乡村振兴方面打造了许多新亮点,他又有了新的“职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振兴队长”。


为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马建国深入村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倾听群众心声和意见,多次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走出了一条符合巴燕镇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县委书记张爱如从上海浦东学院学习回来,给我们讲了一堂乡村振兴专题党课,提到了发展农村物业和‘统种共富’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马建国说,他觉得这很符合巴燕镇的实际。


说干就干,马建国马上召开座谈会、制定实施方案、征求群众意见等做好前期工作,村干部和群众的热情非常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化隆县丁香物业有限公司、下卧力尕村集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麦田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挂牌运行。


其中,化隆县丁香物业有限公司是化隆县首家由村集体领办的“强村公司”,员工由35名脱贫户和监测户组成,是巴燕镇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和增收创新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公司的成立将继续改善巴燕生态面貌,带动困难群众致富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今后,在物业公司的管理下,村民会享受到生活各个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成立当日,化隆县丁香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冶军这样表态。


在巴燕镇党委副书记韩永飞看来,马建国是一个务实、有思路的人。他经常到基层调研,经常深入村社、深入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巴燕镇各村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在群众中也有很高的威信。县上开会安排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当天安排落实,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事不过夜”。


由于马建国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加上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巴燕镇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巴燕镇拿了两年的“先进基层党组织”,马建国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