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化隆:以“河长制”促“河长治”,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    时间:2023年08月04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化隆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河湖长制工作部署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全面推动全县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河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河长治河高效推进坚决扛牢河湖长制主体责任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全县年度重点任务,实行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制。今年以来,安排河湖长制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落实河湖长批示5次,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党组会、常务会及专题会等各类会议15定期研究、部署任务、跟进落实编制完成巴燕河等17条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督促全22条主要河道(一二级支流21条、黄河干流1条)及10座水库的26名县级河长、51名乡镇河湖长、270名村级河长累计巡河1280次、完成率98%,解决河湖垃圾、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四乱”问题86个、问题处理率100%,整治河道1.4公里,恢复河道原貌2.1公里。举办全县河湖长履职能力培训班,各级河湖长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了水利部反馈的182个遥感图斑的现场核查工作,确定问题图斑26个,下半年我县将按照水利部及省市整改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水生态治理提质增效。投资2.35亿元,实施了巴燕沟金源沟石大仓沟防洪工程昂思多河水污染治理乙沙沟河道治理项目,治理河道53公里,建设防洪堤71公里,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河湖生态大幅改善。投资2295万元,实施了雄先乡街道村、群科镇日兰村、牙什尕镇城车村和上滩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新建污水管网15.7公里,污水处理站4座(日处理能力40 m3/d),沿黄周边村庄污水治理得到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国土绿化1.99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3.6万株,洪水、泥石流发生率明显下降,2019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1.53平方公里,以林护水、兴林治水成效显著。投资1.17亿元的巴燕镇、群科新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基本建成,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超负荷运行问题将彻底解决。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4%、92.9%,全县河道水质稳定向好。

水环境治理强劲有效。扎实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及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常态化巡查45次,整治非法采砂行为2起,发现并解决河湖环境问题15个,办理洪水影响评价类行政许可15件。各级巡视巡察、明察暗访、检查督查反馈的河湖生态环境、河道行洪安全24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以河流集镇段、沿河住户密集区等重要河段为巡查重点,组织沿黄乡镇开展河湖环境集中巡查整治2124人(次),集中清理河道内弃渣弃土、生活垃圾以及水面漂浮物6.7万余方,实现了河面无垃圾、河道无杂物、岸线无侵占。创新开展黄河流域智能化巡河及监管,在甘都镇、牙什尕镇、群科镇、雄先乡、德恒隆乡5个沿黄乡镇安装监控设备49个。统筹推进57个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及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县域地表水水质达到三类,黄河化隆段水质常年优于二类,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三类、达标率100%。

水资源管理科学规范加强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源统一配置,实行常规水和再生水取水许可制度,从严控制新增取水审批,持续加强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核查登记取水口199个,为全县174处人饮工程水源地办理了取水许可证,全面完成取水许可证照电子化转换工作,在群科、甘都等乡镇安装智能化水表4.5万余户,对全县22家典型工业用水户、2家公共供水户、2个中型灌区进行取用水监管,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严格执行《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完成康杨水电站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管理范围全长18.12公里。

下一步我县将以实施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工程为牵引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城乡环境综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支扎河、昂思多河、黑城河健康评价及“一河一策”任务落实,做到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实现河湖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不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努力把化隆打造成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