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永兰)今年,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把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深入各村及社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摸底调查,做到特殊困难群体“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470.7万元,惠及特殊困难群众3万余人。
为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化隆县民政局依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家庭信息库,对重特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众以“单人保”的方式纳入低保范围,推进异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目前,43户98名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异地享受保障待遇。
为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加强与各乡镇、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强化入户调查、系统核对,强化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同时,加强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在摸清底数、资金发放、政策落实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严格做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目前,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护送4人次,精神障碍患者救治14人,支出救助资金7.5万元,为97名流浪乞讨人员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家庭送去煤、面、油等24.27万元物资。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化隆县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保障政策日趋精细化,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渐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