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孙海玲)岁末年初的高原上寒意阵阵,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塘沙一村的文化广场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正忙着将分割包装好的牛肉搬运到前来采购的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湟中区税务局货运车上。“这些都是塘沙一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自己养殖销售的牛肉,绿色环保、新鲜美味,大家吃着放心!马上就要到春节了,受局党委和干部们的委托,今天我们一次采购了18头牛6000余斤,大概20多万元。”湟中区税务局办公室主任杨生鹏说。连日来,化隆县牙什尕镇党委、政府抢抓“两节”前购物需求旺盛的特点,通过组织举办“迎双节促消费”帮扶活动,全面推进消费帮扶工作,拓宽弄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产业收入。“这都是咱们村‘土生土长’的农副产品,味道好、无污染,很多城里人不嫌路途遥远,专门前来定购,这也激发了群众种养殖积极性,2022年销售达3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牛羊鸡肉近11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赵廷鹏说,自2016年起海东市税务局党委组织干部帮扶脱贫户鸡苗1200只(每户20只),至目前累计帮扶6700余只,秋后又以每只100元以上的价格帮农户销售近2000只。在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和海东市税务局党委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每年采购玉米专用肥8吨160袋,协调解决优质玉米种子和地膜帮助全体村民春耕备播,年底组织税务系统食堂和干部购买塘沙一村农家鸡、青皮核桃、玉米和牛羊肉,不断加大税务系统的消费帮扶力度。 2016年,村里成立化隆县旭升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旭升牛羊养殖场,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传统产业链,目前带动种养殖大户14户,共养殖牛180余头,羊1200余只, 种植玉米400 余亩,加工贮藏饲草料 1000余吨。辐射带动塘沙片区农户加大种养殖力度,提高种养殖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引导和帮扶,村里已形成玉米种植、牛羊养殖、饲草料加工贮藏、肉品销售传统产业链,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汇聚强农富农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