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化隆县建立健全“路长制”工作机制,奋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来源:    时间:2021年12月03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化隆县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和领导有关部门着力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难点问题,努力推进全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进一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

一、取得的成效

根据化隆县委办公室 化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化隆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化办发〔2021〕18号)精神,我县认真落实县、乡镇、村三级管养模式,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洁、美观、文明、有序”的养护管理体系。一是我县已初步建立了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路长”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县12条县道、98条乡道、397条村道及专用道路长制公示牌选址、基础、预埋件浇筑、制作、安装均已完成。基本建立覆盖县、、村道的“路长制”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责任体系,初步形成权责,清晰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二是我县实际列养公路总里程1197.316公里,其中县道 337.737公里,乡道 238.955公里,村道 620.624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队承担了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任务,各乡镇依照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组织群众对辖区内乡道、村道进行养护,已先后设立了巴燕、雄先、扎巴、金源、沙连堡、群科(牙什尕)等11个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站,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各养护站均配备了乡镇村养护协管员,具体负责组织群众开展辖区内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路长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对进一步实施三级管养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养护费用仍然不足对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带来了较大困难;二是大部分道路已超过使用年限,路面沙化、断板、坑槽严重,养护困难;三是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乡、村道路移交乡(镇)、村之后,乡(镇)、村缺乏技术人员配套的施工机械,养护、监管人员工资缺口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好“路长制”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落实日常养护资金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为县群众出行提供“畅、安、优、美”环境做强大保障二是积极对接协调上级争取培训资金,织培开展各类培训班,加大对养护队技术人员养护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养护队技术人员工作水平及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