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群众反映举报反映的主要是关于“化隆县甘都镇拉木村村主任反映县人民医院、藏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和一些私人医院长期向合群水库排污,影响村民健康”的问题。
污染类型:水污染
调查核实情况:
案件交办后,县政府主管副县长敏喜梅当即带领县卫生计生局、水务局、国土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深入甘都镇拉木村了解情况,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情况部分属实。
1.医院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医院13家、543张床位。其中,县级公立医院有4家271张(县人民医院床位102张、县第二人民医院84张、县中医院85张、县藏医院20张);民营医院有9家(民族医院、仁爱医院、华康医院、公民医院、兴民医院、仁民医院、福利医院、斗公巴利济藏医院、永康医院),共有床位242张,其中县民族医院有床位90张,其余民营医院各有床位19张。
2.医疗污水、废物整治情况。一是对辖区内13家医疗机构严格督促落实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指定了医疗废物暂存点,配备了相关消毒设备和人员防护设施,建立了从废物暂存、运送、处理登记、交接等严密台账制度,13家医院全部与青海纬丰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回收协议(附件1),每隔5天收购一次。二是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16》要求(床位在20张以上医院的污水进行生化+消毒处理,20张以下医院的污水要进行消毒工艺处理),4家县级公立医院均达标排污,其中县人民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了自动生化+消毒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县中医院和县藏医院建设了人工生化+消毒工艺污水处理系统;9家民营医院中,7家医院进行了消毒工艺污水处理,2家医院(斗公巴利济藏医院、永康医院)进行了简单消毒污水处理(污水+消毒液进行处理),1家医院(民族医院)未按规定的污水处理工业排污。按《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16》,6家达标排污,3家(民族医院、斗公巴利济藏医院和永康医院)未按要求进行污水处理。
以上13家医院,位于群科新区医院的污水处理后全部排入到城市污水管网中,但位于县城医院的污水处理后全部排入到城市排水管网中。“长期向合群水库排污,影响村民健康”的情况部分属实。
处理和整改情况:
1.由县卫生计生局和甘都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前往举报人所在拉木村核实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县城所在地医院废物废水管理现状。现村主任马文华反映此事为他人冒名举报,但对县上相关部门能及时采取措施很满意。
2.对民族医院、斗公巴利济藏医院和永康医院未按要求污水处理的,已下达了整改意见书(附件2),责令9月25日前完成整改,其中民族医院要建设生化+消毒工艺污水处理系统;斗公巴利济藏医院和永康医院要建设消毒工艺污水处理设施。
3.责成县卫生计生局及相关部门对全县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及医疗废物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加大水污染物的检测,对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不达标的医院,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甘都镇、谢家滩乡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到整改点实地查看,让群众了解环保整改情况,大家对整改举措和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5.目前县城巴燕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中,待9月初全面运行后,位于县城医院的污水处理后全部排入到城市污水管网中,“长期向合群水库排污,影响村民健康”的情况将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