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深耕拉面产业发展沃土,通过强化品牌塑造、服务升级与产业转型,“青海拉面” 不仅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强劲引擎,更在跨越地域与民族的发展实践中,打造为就业创业的“黄金碗”、民族团结的“连心桥”、文化传播的“金名片”,书写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篇章。
历经40多年培育,海东拉面产业形成覆盖全国337个城市、辐射16个国家的产业网络,3.2万家拉面店星罗棋布般扎根各地。化隆回族自治县作为产业核心区,带动11.3万人投身拉面行业,仅2024年实现产业产值135亿元,经营净收入近20亿元,占全县劳务总收入70%,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54%。这种“以面为媒”的发展模式,创造出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合开150余家民族团结示范店、联动发展近1400家特色餐馆的共生格局,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
拉面产业打破地域与民族界限,成为文化交融的鲜活载体。18万少数民族从业者走出高原,在城市枢纽开设特色面馆。从雪域高原到沿海都市,拉面人在服务顾客、融入社区的过程中,与各族群众结下深厚情谊,谱写了无数邻里互助、文化互鉴的佳话。拉面从业者不仅是美食的传递者,更是中华文化的践行者。以“全国劳模”“中国好人”为代表的先进群体,将诚信经营、奉献社会的理念融入日常。
如今,拉面产业已发展为海东最大民生产业,构建起覆盖高中低端、国内外市场的五大餐饮产业集群。这碗承载着民族智慧的拉面,既托起了群众的“幸福饭碗”,更成为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海东市以拉面产业为支点,撬动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动实践。海东市将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与文化创新,深化品牌内涵建设,推动拉面产业标准化、数字化转型;拓展“拉面+”多元业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培育与政策扶持,让这碗凝聚民族智慧与团结力量的拉面,在新时代持续书写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民族产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