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古拜出生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一个贫穷小山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1984年,年仅17岁的马牙古拜,带着借来的300元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孤身一人来到广东省广州市。
几张桌子,一碗拉面,成了马牙古拜漂泊异乡最重要的物件。他先后在广州、深圳市等地的拉面馆打工,一面学习拉面技艺,一面慢慢地积累资金和经验。在打工的几年时间里。马牙古拜当过服务员,打过杂工,洗菜切肉,什么活都干过。
二十几年来,经过不懈努力,马牙古拜终于在海南省海口市扎下了根,他的拉面馆在海口市秀英区开张了。由于经营得当,价廉味美,他的拉面馆生意越来越好,得到周围群众的支持。一路走来,他深深明白,唯有诚信做人,勤恳做事,才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2014年3月14日,62岁的北京退休老人王振铁和他的一位老朋友来到马牙古拜的拉面店吃午饭。当时,王振铁随身携带的包里装了6万多元现金和一台平板电脑。在吃饭时,他把背包放在旁边的板凳上,边吃边和朋友聊天。吃完饭,把背包遗忘在拉面店里。
下午,王振铁才想起自己的背包不见了,找了许多地方没找到,抱着侥幸心理,又来到中午吃饭的拉面店询问。当时已对找回钱物不抱希望,但令王振铁惊喜的是,面店经营者马牙古拜二话不说直接将背包拿了出来,包里的财物一分不少。
原来在王振铁离开后,马牙古拜15岁的女儿马忠梅发现椅子上有客人遗落的背包,立即告诉父亲。马牙古拜打开背包一看,发现里面有一沓沓现金等贵重物品,他立即拉紧拉链,谨慎保管,等待失主认领。
王振铁先生被马牙古拜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行为深深感动。次日,王振铁来到拉面店里,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马牙古拜手中。
马牙古拜的事迹在海南、青海两省产生了广泛影响,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赞美他的善举。时任海南省委书记为他点赞“人性之美,海南之美”,并专程去看望马牙古拜。
许多网友也被马牙古拜拾金不昧的精神感动。有网友在微博上倡议组团去马牙古拜的店里吃面,海南的很多网友还提出“吃一碗面付两份钱”的想法,通过仿照国外的爱心传播模式,将多付的面钱预存在店里,为真正生活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更可贵的是,一些热心的群众自发来到马牙古拜的牛肉面店给予消费支持,一天的营业额就突破千元。马牙古拜全家人深深感受到了海南人民的浓浓情谊。
在马牙古拜的拉面馆里,类似的故事常常上演,有年轻男子将手机忘在面馆板凳上,他及时归还给失主;有青年情侣把包遗忘在店里就离开了,马牙古拜都替他们保管好……
他的面馆里还有一张张贴满爱心笑脸的挂牌,每张“笑脸”都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免费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人。几年来,他为环卫工人、城市志愿者和各种求助者送上的爱心拉面已经数不清了。
自马牙古拜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拉面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马牙古拜及家人也受到了群众的尊敬和赞美。但是,马牙古拜并没有因为出名而改变初心。
2016年秋,一名12岁的孩子身患急性脑膜炎,孩子的家庭困难,马牙古拜得知消息后,立刻捐献了5000元现金,帮助孩子家庭渡过难关。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海口市“双创”活动开展以来,马牙古拜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以及夏季炎热的时节,为环卫工人、“双创”志愿者、交通警察、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拉面400余碗(份)、饺子3000余碗(份),月饼1000余个、绿豆汤5000余份、手套1000多双、毛巾1000多条。
马牙古拜的善举,得到了海口市人民政府和市民的称赞与好评。海口市群众口口相传,马牙古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海南省电视台、海口市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获赠海南省餐饮服务管理协会“爱心驿站”牌匾,先后获得了“海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海南年度人物”“最美青海人”“海南省最美家庭”称号。2016年获得海口市“双创”工作先进个人、“海口市最美志愿者”称号。
2017年7月,他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7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1月,被化隆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拉面人”。
……
回望当初的来时路,马牙古拜的愿望正在实现。马牙古拜并没有因为出名而改变初心,而是更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化隆拉面人在海南,在天涯海角,为所有拉面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