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20年2月11日,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哇加滩村村民马文德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因为当天他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
那一天,化隆县委组织部通过视频的方式让马文德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从此,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说起马文德,不得不说近五年的时间,他在江城武汉用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故事。
作为一名在武汉市创业的拉面人,这几年,马文德总是在闲暇时间义无反顾地到当地的社区提供送餐、送菜、送药等志愿服务。
随着服务的单位和对象越来越多,马文德深感凭个人的力量难以为继时,在武汉市武昌区委、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组建了一支21人的后勤保障支援团队。
马文德担任这支团队的队长,下分采购组、运送组、后勤组等五个组,为一线社区、医院、学校等提供全天候、无差别的服务。
回想起那段日子,马文德说,他做的这些与医护人员、民警、环卫工人相比,真的微不足道,但他觉得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倍感荣幸。
2020年,当遥远的武汉樱花菲菲、草木繁盛的时候,马文德的故事犹如一股春风吹到了2000公里以外的家乡化隆。在那段时间里,打开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大家总会看到关于他的最新动态。就这样,他从一名拉面人变成了人人称赞的好队长、好榜样、好党员。
记者在和马文德的聊天中得知,他初中毕业后迫于生计,在本该上学的年龄,曾离开家乡远赴沙场淘过金,也回乡帮父亲养过蜂。马文德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远门还是17岁时去北京亲戚家的店里打工。
那时候马文德专做烤肉,一年后亲戚给他结算了工资,工资每个月200多元,一年下来也就2000多元,他果断拒绝了这份工资,提出要一个专做烤肉的档口,亲戚也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马文德成了北京烤肉摊上最年轻的老板。
2017年,马文德举家南迁来到了武汉市,也就是这一年,马文德在武汉用心做起了自己的拉面事业。为了做好一碗正宗的牛肉拉面,他丝毫不敢松懈,经常出入市场、厨房,从熬汤到配菜他都亲自把关、调制。
武汉市作为马文德的第二故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当地人品尝到一碗正宗的牛肉拉面。那几年,马文德的店面也从原来的一家变为两家。在此期间,马文德团结邻里、热情好客,空闲时间常去社区做公益,一时他成了社区里的名人。
2020年8月20日,化隆县举办了第十四届“学子圆梦”捐资助学活动,马文德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众多爱心企业家行列中。问他为什么这么热爱公益?他说作为一名拉面人,总是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化,深感文化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只要是在马文德能力范围内,他都会尽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上学梦。
2021年3月10日,马文德回到自己曾经的母校哇加滩小学,以“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的身份为全体师生带去了一堂生动的抗疫故事分享会。在会上,他讲述了自己在武汉抗疫期间的亲身经历,并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一名父亲,当马文德说起自己的3个儿子时,脸上就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老大于2021年9月应征入伍,目前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服役,这对马文德来说是最骄傲的一件事情。
马文德说,让老大当兵是他在武汉看到中国军人在一线默默付出的身影后产生的想法,虽然当兵辛苦,但军人高大的形象却在他心中熠熠生辉,永生难忘。自己这辈子没有机会去做一名军人,但能让儿子参军,他感到无比欣慰。想到儿子以后会为民服务,保家卫国,他就难掩激动之情。
近年来,马文德的事迹先后被多个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他被评为“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全国抗击新冠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被湖北省统战部和民宗委评为“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在鄂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先进个人”,被化隆县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授予“疫情防控最美拉面人”称号,被共青团化隆县委、化隆县教育局授予“战疫故事分享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