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福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什努乡人,现任化隆县回乡麦客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的前身是福建省厦门市一家西北清真拉面馆。
马贵福是土生土长的化隆县卡力岗人,卡力岗分布着阿什努、德恒隆、沙连堡3个乡。曾经,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是化隆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26年前,因生计所迫,世代以农耕为生的马贵福怀揣着东挪西借的5000元钱,离开了阿什努乡,孤身一人来到厦门市,成为化隆县第一批走出山门到繁华的大城市创业的拉面人。
几经周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化隆人,马贵福在厦门火车站附近开了家拉面馆,开始了他的致富之旅。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这个来自青藏高原的回族汉子在炎热的南方海滨城市用汗水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习惯于大米鲜鱼偏清淡饮食的南方人,一时半会无法接受青海拉面,起初,马贵福的拉面店生意并不好。他在万般无奈之际,到其他大型餐饮公司“偷艺”。回来后,马贵福仔细琢磨南方人的口味和喜好,精心配制汤料,在坚持青海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在汤料上做足功课,用专门从青藏高原运来的牦牛大骨熬制汤汁,根据南方人的口味调制配料,进一步丰富面食种类,拉面、面片、炮仗、干拌、炒面、烩面等应有尽有。力求做到口味纯正、面劲道、配菜新鲜,店面虽小,但卫生整洁,给人以敞亮简洁明快之感。
有一天傍晚,一名身材微胖,40多岁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了马贵福的拉面店,要了一份干拌面,马贵福赶忙盛了一碗汤送过去。顾客没有正眼瞧他,三下五除二将一份干拌面和酸汤灌了下去,似乎觉得舒服和享受,半闭着眼睛悠闲地开始休息。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再次唤回到现实中,但见他接了电话后,神色一下子慌张起来,顺手把一张10元的纸币放在桌上,抬头看了马贵福一眼,示意他把饭钱收了后,匆匆走出了饭店。
由于拉面馆里就餐的顾客稀少,马贵福看得一清二楚,一碗干拌8元,多收人家2元不是他所希望的,当他快步追出门口时,早已不见人影。等到马贵福去收拾餐桌时,发现那位顾客的公文包遗忘在椅子上。马贵福原本想着把公文包交到火车站派出所,然而,此时又有顾客进店,于是就把包专门收进收银处的柜子里。
一直等到夜深人稀时,还是没有等来公文包的主人。谁曾想这个不起眼的公文包里竟然装着五万元现金和几份房地产公司的红头文件,但是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马贵福不知道失主为什么如此粗心,他猜想那人一定遇到了非常紧急的事情,要不然不会如此惊慌。
如果发现丢了这么一大笔现金,失主一定会很着急的。想到这里,马贵福顿时睡意全无,趴在收银台上等失主前来寻找。
第二天拂晓,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马贵福从睡梦中惊醒,眼前的人就是昨晚吃干拌面的客人。他看见马贵福揉着酸麻的臂膀,立刻攥住马贵福的手,用近乎乞求的声调说:“昨晚我在你店里吃饭时落下了一个公文包,不知您看见没有?”
当马贵福从收银台下面的柜子里拿出公文包时,失主眼里满眼泪光,一把将马贵福揽进自己的怀里激动地摇晃起来。原来,当时他突然接到妻子发生车祸的电话,心里牵挂妻子的安危,把公文包落在了拉面店。
马贵福赶紧让失主检查包里的东西有没有丢失。客人打开公文包的拉链,五摞百元大钞静静地躺在文件一侧,顺手抽出十几张要作酬谢,被马贵福拒绝了。
从那以后,马贵福拾金不昧的事很快传遍了厦门市,最先排队吃面的是失主房地产公司的员工,马贵福每天都将100多份午饭直接往工地上送。好事传千里,好奇的人们争相到拉面店一睹这位青海汉子的风采。由于马贵福的拉面店诚信经营,饭菜质佳量足,拉面店营业额也一天比一天好。
经过几年的打拼,马贵福在厦门站住了脚,挣了“大钱”的消息传到了家乡,在大山里引起了轰动。
第一次回乡探亲,马贵福看到了村子里依旧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看到了乡亲们期盼致富的眼神,他先后把村里的45名年轻人带到厦门的拉面店打工。
马贵福在厦门的创业是成功的,他的拉面馆没有变换地址,并且连续经营了26年,现在已经成为厦门市民心中的诚信老店。
2008年对马贵福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拉面馆在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如愿落户首都机场T3航站楼。至今,首都机场的拉面餐厅无一例投诉,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宗委等部门的赞扬。
2010年,马贵福的第二家化隆拉面清真餐厅入驻上海虹桥机场;2014年,第三家化隆拉面清真餐厅入驻成都双流机场。三家清真餐厅成功入驻机场,有效提升了化隆拉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我的目标是在上海浦东机场开设清真餐厅。”马贵福说。
在马贵福看来,他的成功除了“品质”和“品牌”两大法宝外,还有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对青海拉面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拉面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了他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常言道“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马贵福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青海省最佳青年创业奖”“青海省十佳农民工创业先进个人”“青海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最佳青年创业者”等荣誉称号。在国务院召开的98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马贵福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如今,事业有成的马贵福,心系家乡建设,加上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县领导几次鼓励他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助力。
2010年,为积极响应化隆县委县政府将群科新区打造成为黄河上游旅游明珠城镇的号召,马贵福拿出所有积蓄与海东都市绿洲公司合作投资8000多万元,在群科新区建成了集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和农业观光于一体的黄河绿洲生态园。
马贵福一直不忘回报社会,群科新区绿洲生态园建成后,他主动承担拉面小镇的宣传推广工作,承办市级、县级拉面大赛,承接各种旅游文化推介活动。他还带头倡导并参与百企联百户联点结对帮扶工作,先后多次参与希望工程,捐款金额累计达130万元,先后通过融资借款方式将230万元用于支持21名贫困乡邻的创业启动资金,累计捐款捐物帮扶农村贫困户达500人次。
在马贵福等人的带动下,如今,一个个山里汉子在大城市圆了创业梦。目前,阿什努乡有984户长期在厦门、上海、苏州、武汉、天津、南京等大中城市经营拉面馆,带动全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2746人。化隆拉面经济的蓬勃发展,兴起了一个致富产业,造就了一批成功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