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隆乡坐落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上,“德恒隆”是藏语,意为“老虎出没的地方”,马文德就出生在这里。看着背后的黄土地和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按部就班。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大山,寻找人生出彩的地方。
“小时候听父辈们说,卡力岗山是一座阻挡我们前行的大山,也是我们贫穷和落后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一定要走出大山,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德恒隆乡哇加滩村村民马文德说。
马文德告诉记者,2000年,他只身来到湖北省荆州市,在老乡的拉面馆里当洗碗工,每天清洗数百只碗,还得打扫餐厅里里外外的卫生,一天下来,忙个不停,还学不了啥技能。
“安于现状, 等于放弃未来。”马文德说。
一年后,马文德开始学做面匠,从和面、揉面、拉面等简单的步骤做起,不会的向面匠师傅请教。久而久之,他的拉面手艺有了很大进步,可以独立完成各种面食的加工制作。
两年后,马文德打工积攒了6万多元,又从亲戚朋友手里借了5万多元,在荆州市长江大学南校区门口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支起6张桌子,开起了拉面馆。
马文德说,当时一碗牛肉面3元,一碗素面1.5元,因拉面味道好,得到好多顾客的认可和好评,一天能卖出牛肉面300碗左右,每天的营业额达1000元。两名发小得知他在荆州市开的拉面馆生意红火的消息后,一起来到荆州市,找他帮忙开拉面馆。“虽说同行是对手,是竞争者,但是家乡人情深意更重,我不仅给他们找了铺面,还每人资助六七千元,开上了拉面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马文德说。
后来,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不少亲戚朋友也来到荆州市开拉面馆,从1家、2家、3家,到目前,荆州市已发展到300多家拉面馆。
马文德说,他在荆州市开了11年拉面馆后,把拉面馆转让了,到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了解市场和营商环境,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大做强拉面生意。
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决定在武汉发展。2017年,他在武汉开了一家100平方米的拉面馆,主要经营各种面食,慕名前来吃饭的人很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志愿服务
2017年,马文德和家人在武汉市武昌区开办了一家“雪源昆仑山青海拉面店”,由于他热爱公益,热情好客,团结邻里,2018年被武昌区水果湖街放鹰台社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2020年1月,在抗击新冠感染疫情期间,马文德主动请缨到自己所在的武昌区水果湖街放鹰台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他承担了接送医护人员的任务,每天早上7点30分准时用自己的车送医护人员去医院上班,晚上6点再接他们回家,有时得等到医护人员加班到晚上11点,甚至是凌晨1点。
在第4天,他为滞留武汉的人员送爱心餐时,听说老家青海的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抵达武汉,他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青海的天使们,我在这里24小时待命,不管你们在武汉哪家医院,都能吃上家乡的味道!”他还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很快,有好友将他的朋友圈信息发给了青海支援武汉医疗队,双方取得联系。但近百人的一日三餐,马文德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呼吁同行一起为医疗队做好后勤保障。
“发完我有点后悔,毕竟当时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拉别人来做这个事还是有风险。”马文德说。考虑到这一点后,他立刻删了消息,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附近几家拉面馆的老板都自发带着物资赶过来了……
就这样,一个人、一辆车发展成为一支20多人、8辆车的后勤保障支援团队,女的在家做饭,男的出去送餐。他们这支保障支援团队为医疗队免费送餐3个月,累计送出了1万多份爱心餐。
2020年6月,马文德被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组委会评为“最美志愿者”;2020年10月,他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抗击新冠感染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返乡创业
2021年,马文德把拉面馆承包给别人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2022年,马文德投资260多万元,成立了青海文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年后,他又成立了海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53公顷土地,用于建设棚舍、冷库以及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卡力岗山丰富的草资源发展养殖产业。除了自繁自育外,他还收购同仁、尖扎等牧区的牦牛、羯山羊,在卡力岗山上散养,因吃的是鲜嫩的牧草、喝的是清澈的雪融水,这里的牛羊肉质紧实,纹理清晰,富有弹性、口感好,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去年,合作社屠宰牦牛360头、羯山羊900多只,经过初加工后,除了销售本省外,还远销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实现纯利润30多万元。合作社吸纳就近的15名村民就业,从事收购、放牧、包装等工作,每个月工资3500元,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
马文德深有感触地说:“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只要有勇气、有行动,就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