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拉面把我养大,助我成长,虽然父亲一再反对我从事拉面行业,但我的宿命就在拉面上。”坐在化隆回族自治县智慧拉面大数据中心的一台电脑前,马学倩对自己和拉面的故事如此娓娓道来。电脑屏幕上,正呈现着化隆拉面店在全国的分布图。
盛夏时节,化隆县甘都镇甘都街村换上了新装,如同一位热情奔放而又略带羞涩的姑娘,在黄河岸边左顾右盼,把红的花瓣、绿的树叶、黄的泥土随意抛撒,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就这么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里是马学倩最为魂牵梦绕的地方,每一次的故地重游,她都会有新的发现,而这一次,她辨认出了自己小时候曾经割过麦子的田地。
1991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十几个年头之后,青海大地也开始苏醒。这一年,马学倩在甘都街村出生。她的童年生活无疑是幸福的,最起码没有了挨饿的担忧,承包到户的土地种出的粮食,再怎么都能让一家老小填饱肚子。为了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在种地之余,父亲养了50多只羊,再偶尔做点小买卖,生活还算过得去。这是马学倩上小学六年级之前的零星记忆。
2003年,马学倩一家终于下定决心,作出了走出化隆的决定。那个时候,还没有“化隆拉面”这一词组的应用,但化隆人外出开拉面店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一股潮流。马学倩的姑姑一家就在上海开拉面店,并且生意一直还不错。在姑姑的带动下,马学倩的父母带着刚刚初中毕业的哥哥马牙赛去了上海,在浦东新区开起了自家第一个拉面店。然而,由于缺少开店经验,在上海的两年时间里,他们的拉面店并没赚到什么钱,迫不得已,一家人又狼狈地返回了家乡。
就这么守着一亩三分地,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马学倩的父母显然不甘心,看着邻居们一个个靠着拉面店富了起来,他们再次转战到江苏省南通市,开了自家的第二个拉面店。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店里的盈利一天好似一天,可是有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母亲患有心脏病,受不了那里的高温天气。没办法,他们只能放弃,把店面转让后去了山东青岛,在高密市一所大学门口开起了自家的第三个拉面店。
有了前两次开店的经历,父亲终于下定决心让马牙赛学习拉面技术。之前开店都是请的面匠,除了要支付工资外,拉面的质量极不稳定,还是自家人亲自掌勺才能放心。之前之所以不让马牙赛学拉面还有一个原因,马牙赛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老家出来时不过十五六岁,怕他身体吃不消,如今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也该到了挑大梁的年纪了。
马牙赛比马学倩只大两岁,两人的命运却如此不同。一家人外出开拉面店后,马学倩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期间父母也想把她带出来,毕竟让她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但哥哥马牙赛坚决不同意,先不说远在异乡的那种孤独感,没能完成学业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每当看到店里那些同龄的大学生们说说笑笑,马牙赛就会有一股心酸,很多次他梦见自己也是一名大学生,惬意地漫步在大学校园里,但那仅仅是梦。他坚持让妹妹马学倩读书,也算是替他去圆大学梦。
马学倩并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最终考入北方民族大学,成为这所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之所以选这么一个冷门的专业,马学倩有些投桃报李的意味和心思,这个专业和食品有关,希望毕业后能用自己所学助哥哥一臂之力。
毕业之后,马学倩兴冲冲地跑到了青岛,她想在家里的拉面店里一展抱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父母和哥哥自然非常高兴,比自己还要小四岁的新嫂子也和她很谈得来。然而,此时父亲的想法早已变了,他不想让马学倩重复自己的艰辛历程,创业没有躺赢,不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你一个大学生在店里太屈才,还是回去考个公务员吧。”父亲说话比较委婉,马学倩却清楚,这是给她下了“逐客令”。
就这样,在拉面店里干了一年,马学倩只得一人返回化隆。
2015年,马学倩先是考上了大学生村干部,在化隆县扎巴镇窑洞村、拉让滩村服务。2016年,考上公务员的马学倩又被派驻牙什尕镇塘沙一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
虽然父亲不想让她从事拉面行业,但阴差阳错,她驻村期间服务的群众,多数都是拉面人的亲属。随着化隆拉面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化隆人外出开拉面店,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只能靠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照顾,马学倩就是其中的一员。
2023年,马学倩就任化隆拉面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一职,开始了和拉面人面对面的服务工作。这不得不说,马学倩和拉面之间,还真有那么一点宿命的意味。
因拉面而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当地回族群众,在群科镇雪什臧村这个纯汉族村,靠在外开拉面店有了几百万身价的汉族群众也比比皆是。驻村第一书记马斌说,汉族群众的拉面手艺多数都是从回族群众那里学到的。
马兴华就是一个例证。
现任雪什臧村监委主任的马兴华虽然姓“马”,却是汉族。早年间他在邻村回族群众开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拉面店里打工,学会了拉面手艺,先是和群科镇则塘村一位回族兄弟在河北省正定县合伙开拉面店,后来自己单干,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拉面店至今仍在营业,由女儿女婿在打理。
所以,化隆拉面又被当地人称为“民族团结面”。
自上世纪90年代化隆人携拉面“利器”勇闯天下以来,至目前“化隆灶”已遍布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的280个大中城市和马来西亚、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东籍群众开办拉面店总数已达到2.77万家,拉面从业人数16.6万人,其中化隆籍拉面店共1.8万余家,从业人员11万余人,其中在省外经营10年以上的拉面店有2040家,5年以上的有9009家。
但在马学倩的印象里,有着“化隆拉面”招牌的店面应该有3.5万家,因为除了海东籍群众,西宁、海北等地群众在外地开“化隆拉面”店的也为数不少,她的姐夫就是西宁湟中人,也在山东青岛开化隆拉面店。
马学倩掌握的数据应该是真实的,因为每一家化隆拉面店的信息都能在智慧拉面大数据中心找到。
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大数据也同样赋予化隆拉面新的内涵。传统经营模式下,无序竞争在所难免,大数据库则对每一家拉面店开设位置、经营状况、子女入学,甚至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口味都登记在案并分析到位,反向指导拉面店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确保化隆拉面“永葆青春”。与此同时,拉面数据中心还是一个集中采购平台,拉面所需的原材料都能在这一平台上一站购齐。
这些数据的获取,得益于政府对化隆拉面产业的有力支持。伴随着化隆拉面人外出拼搏的脚步,化隆县在全国46座重点城市设置了派驻机构,每个派驻机构除北京、武汉为两人外,其余都是一人常年驻守,及时解决拉面群众办证、信贷、子女入学等难题,在服务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更新数据库。
因为有着庞大的体量,如今一些绿色算力头部企业也瞄向了化隆拉面大数据,不久前,百度就已经和化隆政府部门就拉面大数据的运营进行接洽。相信乘着绿色算力的东风,化隆拉面产业转型升级指日可待!
另一个方面,一些先知先觉的拉面从业者也在大数据上嗅到了商机,并开始尝试让化隆拉面“触网”新生。
马玉贵,本是化隆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的农民,如今也会偶尔在直播间亮相,卖些拉面衍生品,他在巴燕镇开有食品公司,有实体店,去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450万元。
再往前追溯四年时间,他还是一个单纯的拉面店老板,2020年回乡创业后开始走上了电商之路。
和众多当地农村人一样,马玉贵家靠着几亩山地过着清贫的日子,所以他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州打工。
那是2006年的夏天,马玉贵先坐班车到西宁,然后再坐上开往广州的绿皮车,虽然有38个小时的车程,因第一次出远门,又满怀憧憬,感觉非常兴奋,马玉贵竟然一点都没觉得累。
到广州后,他在邻居家的拉面馆里当“跑堂”,每月200块钱,不过要最后一次性结账。就这样干了9个月后,马玉贵怀揣1800块钱回了家,一分不少地交给了父母。
这次经历让马玉贵开了眼。
“开拉面店能挣大钱。”他对大哥说。
大哥比他大二十来岁,因为家里穷没怎么上过学,很小的时候就当了一个“金娃”,去海西无人区挖金子,一去就是多半年,干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点积蓄。
在马玉贵的鼓动下,大哥二哥也在广州开了拉面店,他则开始在哥哥的店里打工。同样地,工钱不按月发,最后一次性结算。
当时哥哥的拉面店请的面匠师傅只负责白天的一日三餐,而拉面馆是24小时营业的。马玉贵便学着拉,晚上靠他撑着门面。好在晚上客人少,马玉贵还能应付得过来。
有一天,白天的拉面师傅有事要走,说白了就是自己开店不干了,马玉贵赶鸭子上架,当上了“大师傅”,拉面技术被锤炼得炉火纯青。
生意好挣到了钱,两个哥哥又开了一家店。而此时,马玉贵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两个哥哥出资给他娶了媳妇。
有了小家,就有了新的追求。2010年,马玉贵携新婚妻子再次奔赴广州,在哥哥的帮助下开了人生中第一个拉面店,然而七八个月后却以失败告终。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马玉贵随后东山再起,并最终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和许多化隆拉面人不同,马玉贵毕竟是一个高中生,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
在他的拉面店周边,也有很多小吃店,比如当时在广州流行一时的“张亮麻辣烫”,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自家店的门头只是简单写着“兰州拉面”四个字。
“不行,我也得给自己的店取个名字。”马玉贵最终琢磨出“谷尔真”三个字,拉面是谷物的精髓,“真”既有真材实料的意思,也有真诚服务的意思。有了店名,马玉贵成立了广州谷尔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
这已是2015年发生的事情了。其实,马玉贵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并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他想走连锁发展之路。
那个时候,化隆人在外地开拉面店打出的牌子都是“兰州拉面”,很多店面都不愿用“谷尔真”,马玉贵跑了一趟又一趟,十几家拉面店才勉强挂出了“谷尔真”的招牌。
有了“加盟店”,马玉贵随后花5万元购买了拉面汤料配方,终于走上了统一牌子、统一食材的路子,他先后又在温州、南京等地合伙开了一些“谷尔真”拉面店,连锁店总量达到了50多家。
要想让化隆拉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统一食材、统一配方至关重要。2020年,马玉贵返乡开起了食材店,主要经营拉面所需菜籽油、面粉、汤料、调味品等。因化隆拉面店开在外地的居多,线上他主要通过微信小店、快手小店进行销售,偶尔也开开直播,一场直播下来也有2万元的订单。
在马玉贵看来,线上渠道对宣传化隆特色产品效果很好。记得第一次在网上小店上的“货”是当地的一个醋产品,这是一家保持着传统酿造工艺的小作坊的产品。马玉贵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产品信息后,半天时间竟有200多个订单,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第二天把醋拉过来发货时他又蒙了,他没想到出青海省的快递费价格那么高,发一单就要赔一单。马玉贵咬咬牙。发货!赔多少钱都得发,这就是商业信誉。
如今,化隆菜籽油、循化辣椒油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通过快递发往省外,化隆拉面人开始享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