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我省即将进入春季农牧业生产的关键时节、大忙时节。为扎实推进春季农牧业生产,确保今年农牧业生产夺取丰收,努力实现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现就做好当前全省春季农牧业生产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春季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开春之后,我省春季农牧业生产将从东到西、从川水到脑山相继展开,农时紧、农事多、任务重,不失时机地抓好春季农牧业生产,是赢得全年农牧业生产主动权的当务之急,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春季农牧业生产作为当前农牧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目标不动摇,充分借助社会氛围好、政策力度大、备耕工作实的有利条件,立足于抗灾防灾,强化应对措施,细化工作部署,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迅速掀起春季农牧业生产热潮。各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搞好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服务,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春季农牧业生产第一线,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春季农牧业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二、做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工作。春季是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关键季节。要继续抓好农资的生产、调配、储备和供应工作,保证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建棚材料、饲料以及农机等农用物资供应充足,保证不误农时。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衔接,稳定农资价格。积极推广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构建新型农资营销网络,畅通农资下乡进村渠道。工商、质监、农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科学评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强化农牧业投入品监控,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无证经营、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
三、加大农牧业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网络的作用,利用农闲时机,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重点围绕马铃薯双垄栽培、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牧业等技术对农民开展集中统一培训;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牧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上门服务,把先进适用农牧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建立健全科技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广泛利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各种新闻媒体,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快农牧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特色农牧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加大科技示范村建设,大力促进马铃薯全膜覆盖、设施蔬菜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农机节本增效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种植业科技水平。
四、认真做好防旱保春耕工作。按照防大旱、抗大灾的要求,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防旱保春耕工作。有关部门要抓好水库蓄水、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不误农时。大力推广顶凌播种、地膜覆盖、垄沟播种、抗旱剂拌种等旱作节水增产技术。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搞好耕翻、耙地、播种、镇压“一条龙”作业,减少耕作性跑墒。气象部门要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服务手段,全面加强农牧区旱情监测,多渠道、多形式发布旱情信息,不断提高天气监测预报的准确率和覆盖率。加强人工增雨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有效降水,推进春播生产。出现旱情的地区,要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落实抗旱春管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控,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完善防控预案,保证药剂、药械供应,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五、抓好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春季是畜禽集中补栏的重要季节,也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各地要结合春季畜禽补栏,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春季也是我省草食畜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加强防灾保畜工作,及早安排部署,继续做好饲草料调运储备工作,引导牧民群众搞好饲放管理,管好用好接羔草场、畜用暖棚等基础设施,加大产羔母羊及瘦弱畜补饲力度。要合理组群、适时出牧、跟群放牧、精心管护,减少成幼畜损亡,提高仔畜繁活率。加强雪情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确保灾情发生后赢得主动。要积极帮助和引导牧民群众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备足饲草料,切实做好应对春季雪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加大检疫监督工作力度,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落实和完善防控预案。认真开展免疫和消毒,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扎实抓好各项防控工作,严防疫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抓好春季造林绿化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创新造林机制,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为完成全年造林任务奠定基础。落实好林权制度改革和公益林管护补偿政策,使农牧民切实得到改革的实惠。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干燥多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防火形势严峻。必须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严格值班制度,强化防火宣传,强化监测预报,强化火源管理,强化应急准备,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保护好森林草原资源。
七、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要及时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技术推广补助等资金,确保良种引进、技术推广等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及早准备,确保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户。要密切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政策落实中的违规问题,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牧民的实惠不缩水,把夯实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基础的举措落实到田间地头,把改善农牧区民生的实惠兑现到千家万户,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备耕春播生产顺利进行。信用社、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快备耕春播生产信贷资金的发放进度,特别要在特色农牧业、设施农业、农牧业产业化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贷款规模,提升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