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履职依据 > 法规文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第二轮〈青海省志〉 编目大纲》的通知
来源:http://www.qh.gov.cn    时间:2010年10月13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第二轮〈青海省志〉编目大纲》已经省政府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青海省地方志工作总体规划(2006—2015年)》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及省政府历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精

神,努力促进全省地方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建立以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的工作机制,实行地方志工作领导责任制。编委会主任要负责解决好修志中的实际困难和问

题,严格把好志书的政治关、史实关、质量关和保密关,确保全面、客观、系统的编纂好第二轮《青海省志》。
  三、尽快建立、健全二轮省志分志编纂机构,完善领导体制,充实队伍,确定人员,创造条件,早日启动编修工作,务必于2015年底前总体完成《青海省志

》第二轮修志任务。
  四、抓好修志经费的落实工作,要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将二轮省志的编纂、出版和日常工作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省地方志办公室、财

政厅和有关承编单位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切实将修志所需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五、各承编单位要按照《编目大纲》的分工,结合单位实际,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分志编纂细目和方案,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后认真组织实

施。六、认真执行中指组下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努力探索提高志书质量、丰富志书内容、加快修志进度的新路子。
  附件:第二轮《青海省志》编目大纲的说明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

 

第二轮《青海省志》编目大纲


凡例
1.总述·大事记(省志办)
一、环境·资源类
2.区域建置志(省民政厅)
第一章 省城
第二章 州地(市)
第三章 县(市)
3.自然环境志(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第一章 地质
第二章 土壤
第三章 地貌
第四章 河流
第五章 湖泊
第六章 气候
第七章 生态
第八章 生物
第九章 灾害
4.气象志(省气象局)
第一章 气象特征
第二章 气象灾害
第三章 气象科研
第四章 气象服务
第五章 气象台站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5.环境保护志(省环境保护厅)
第一章 环境状况
第二章 环保规划
第三章 生态保护
第四章 环境监测
第五章 污染防治
第六章 法制建设
第七章 环保产业
第八章 环境管理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6.国土资源志(省国土资源厅)
第一章 土地(状况、开发、利用、制度、管理)
第二章 矿产(能源、金属、非金属资源状况及管理)
第三章 水资源
第四章 测绘(基础地形测绘、专业测绘、勘界测绘、地图编制、数字化测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管理)
第五章 机构与队伍
7.地震志(省地震局)
第一章 地震活动(历代、历次较强地震)
第二章 地震预防(原则、任务、途径、措施及实施步骤)
第三章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的制定、抽查)
第四章 抗震救灾
第五章 重建工作
第六章 依法行政
第七章 地震预报、工程研究与监测技术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8.人口与计划生育志(省人口计生委)
第一章 人口
第二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
第三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建设
第四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第五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管理与服务
第六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管理
第七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第八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合作项目与交流活动
第九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与队伍
二、经济体制与管理类
9.发展计划志(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参与:省经委、省商务厅)
第一章 计划(中长期规划和五年发展计划)
第二章 计划体制改革
第三章 发展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发展速度、社会发展)
第四章 经济效益(国民收入)
第五章 宏观调控
第六章 固定资产投资
第七章 项目管理
第八章 物价管理
第九章 开发区实验区建设
第十章 机构与队伍
10.经济志(省经委)
第一章 经济结构(产品、产业、所有制、劳动力、投资等结构变化)
第二章 企业体制改革(产权制度、经营体制、用工制度)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物资商业、粮油、供销、外贸、石油、烟草)
第四章 市场体制改革
第五章 招商引资
第六章 生产调度(信息化、自动化)
第七章 经济协作与技术创新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11.财政志(省财政厅)
第一章 财政收入
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三章 财政体制改革
第四章 财政管理
第五章 财政监督
第六章 国有资产管理
第七章 会计管理
第八章 行业财务(文教行政、社保、企业、农牧、基建、世行贷款)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12.税务志
上篇:国税(省国税局)
第一章 税收收入
第二章 完善税制
第三章 征管工作
第四章 执法稽查
第五章 征收管理
第六章 税法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
第七章 信息化建设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下篇:地税(省地税局)
第一章 征收管理
第二章 税法宣传
第三章 完善税制
第四章 社保费征收
第五章 其他费用代征
第六章 信息化建设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13.统计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统计工作
第三章 主要统计指标
第四章 普查
第五章 样调查
第六章 统计调查方法
第七章 统计调查技术
第八章 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14.工商行政管理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市场管理
第三章 国有集体企业管理
第四章 个体工商业与私营企业管理
第五章 “三资”企业管理
第六章  经济合同管理
第七章  商标管理
第八章  商品广告管理
第九章  经济监督检查
第十章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十一章 廉政建设
第十二章 机构与队伍
15.质量技术监督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章 质量管理
第二章 质量监督
第三章 技术监督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五章 标准化管理
第六章 打假工作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1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一章 药政管理
第二章 医药市场管理
第三章 医药法制建设
第四章 食品生产监管
第五章 食品市场监管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17.审计志(省审计厅)
第一章 国家审计
第二章 社会审计
第三章 内部审计
第四章 审计管理
第五章 审计人员教育与培训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18.出入境检验检疫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第一章 入境商品检疫检验
第二章 出境商品检疫检验
第三章 对外贸易鉴定
第四章 检验设备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19.海关志(西宁海关)
第一章 货运监管
第二章 海关征税
第三章 管理工作
第四章 查缉走私
第五章 机构与队伍
三、基础设施建设类
20.公路交通志(省交通厅)
第一章 公路
第二章 道路运输
第三章 河湖航运
第四章 法规建设与规费征稽
第五章 科技教育
第六章 行业文明建设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21.铁路交通志(青藏铁路公司)
第一章 铁路建设
第二章 铁路运输
第三章 铁路管理
第四章 科技教育文化
第五章 多种经营
第六章 生活福利
第七章 铁路公检法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22.民用航空志(西宁机场公司)
第一章 机场建设
第二章 航线管理
第三章 航空运输
第四章 安全工作
第五章 指挥调度
第六章 勤务保障
第七章 管理体制
第八章 行风建设
第九章 职工队伍
23.邮政电信志
上篇:邮政(牵头:省邮政管理局;参与:省邮政公司)
第一章 邮政网络
第二章 邮政业务
第三章 邮政储蓄
第四章 行业管理
第五章 行风建设
第六章 机构与队伍
下篇:电信(牵头:省通信管理局;参与:省电信公司、中国移动青海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
第一章 固定电话
第二章 会议电话
第三章 无线通讯、宽带、网络
第四章 移动通讯
第五章 电信改革
第六章 信息服务(软件)
第七章 行业管理
第八章 企业简介(三大公司)
24.水利志(省水利厅)
第一章  水利资源
第二章  水利工程
第三章  水力发电工程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第五章  抗旱防汛
第六章  水文
第七章  勘测规划设计
第八章  科技教育
第九章  水务管理
第十章  水利改革
第十一章 机构与队伍
25.城乡建设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一章 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安居工程、公用设施、环境建设〈园林、卫生、广场、雕塑〉、建设管理、城市建筑选介)
第二章 小城镇建设(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管理、小城镇选介)
第三章 乡村建设(布局规划、乡村住宅建设、基地设施建设、建设管理、小康村选介)
第四章 建筑业(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建筑施工与技术、建筑业管理)
第五章 房地产产业(城镇房地产、城镇住宅小区及管理、房地产改革〈房产、地产〉、统建开发、物业管理、房地产公司选介)
四、农业经济类
26.农业志(省农牧厅)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经营体制、社会化服务)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三章  养殖业
第四章  渔业
第五章  产品加工与销售
第六章  农业机械
第七章  农业产业经营
第八章  农业结构调整
第九章  农村新兴经济组织
第十章  科技推广
第十一章 扶贫
第十二章 技术培训
第十三章 退耕还林还草
第十四章 机构与队伍
27.畜牧业志(省农牧厅)
第一章  畜牧资源
第二章  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章  草原配套建设
第四章  畜禽改良
第五章  畜产品与特色经济
第六章  灾害与防治
第七章  畜禽疫病防治
第八章  畜产品及加工
第九章  饲料加工(生产、销售、储备)
第十章  牧场经营
第十一章 特种养殖(野生动物驯养)
第十二章 扶贫
第十三章 机构与队伍
28.林业志(省林业局)
第一章 森林资源
第二章 林木种苗(种子、苗木)
第三章 造林绿化(沙漠治理与防护林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浅山地区和荒山造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第四章 森林资源保护(封山育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公安)
第五章 森林资源开发(经济林、林产品加工与销售)
第六章 机构和队伍
五、工业经济类
29.煤炭工业志(牵头:省经委;参与: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有关企业)
第一章 资源勘探
第二章 煤矿建设
第三章 煤炭生产
第四章 矿山安全
第五章 多种经营
第六章 行业管理
第七章 企业选介
30.石油工业志(牵头:青海石油管理局;参与: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中石油青海销售分公司)
第一章 油气勘探
第二章 油气开发
第三章 石油炼制
第四章 油品销售
第五章 管道运输
第六章 企业改革
第七章 行业管理
第八章 经济效益
第九章 企业选介
31.电力工业志(省电力公司)
第一章 电力建设
第二章 发电
第三章 供电
第四章 电力调度
第五章 用电
第六章 农牧区电力
第七章 科技教育
第八章 管理
第九章 企业选介
32.原材料工业志(牵头:省经委;参与:由省经委定)
第一章 冶金工业
第二章 建材工业
第三章 有色金属工业
第四章 化工工业
第五章 黄金
第六章 稀土
33.加工工业志(牵头:省经委;参与:由省经委定)
第一章 纺织工业
第二章 食品工业(含白酒等饮品生产)
第三章 盐业
第四章 机械工业
第五章 电子工业
第六章 化学工业
第七章 医药工业
第八章 其他加工业(造纸、印刷、包装、日用硅酸盐、耐用消费品、皮革、塑料、家具、工艺美术、文体用品等)
六、流通服务类
34.商贸流通志(牵头:商务厅;参与:省供销合作联社、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
上篇:国内贸易
第一章 商业(商品体制改革、商业成分、商品市场、商品经营、商业网点、商业劳务、商办工业、行业管理、住宿餐饮服务业、中介业、娱乐业、企业选介)
第二章 供销合作事业(供销体制改革、农副产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专营、生活资料经营、废旧物资经营、仓储运输、行业管理、企业选介)
第三章 物资流通(物资体制改革、物资储备、分配、供应、流通规模、市场调节、行业管理、企业选介)
第四章 粮食贸易
第五章 烟草专卖(管理制度,烟草专卖许可管理,烟叶种植、收购和调拨,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运输,经济技术合作,监督管理,打击走私及假冒伪劣卷烟,企业选介)
第六章 土特产
下篇:对外贸易
第一章 外贸体制改革
第二章 进出口贸易
第三章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第四章 引进外资
第五章 行业管理
第六章 外贸企业选介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35.粮食志(省粮食局)
第一章 流通历程
第二章 农村收购
第三章 城乡销售
第四章 储备检验
第五章 计统财务
第六章 退耕还草(牧)补助
第七章 粮油工业
第八章 市场建设
第九章 企业改革
第十章 机构与队伍
36.金融志(牵头:人行西宁中心支行;参与: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工行青海省分行、建行青海省分行、农行青海省分行、农发行

青海省分行、开行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人民财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中国平安财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中

国平安寿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青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海省分行、省农信联社)
第一章 银行业(机构、存款、贷款、外汇、货币管理和发行管理、网点建设、行业管理、信托业务、商业银行选介)
第二章 会计与结算
第三章 保险业(机构,财产、人身、农业、涉外等保险、行业管理、保险公司选介)
第四章 证券(机构、品种、托管、推荐上市、证券交易、证券税费、行业管理、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简介)
第五章 期货(期货交易、会员监察管理、期货交割管理、结算管理、市场开发、交流与合作、行业管理、期货公司选介)
第六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七、政治·军事类
37.中国共产党青海省地方组织志(省委办公厅)
第一章  组织建设
第二章  宣传教育
第三章  统一战线
第四章  纪律检查
第五章  政法工作
第六章  政策研究
第七章  党史研究
第八章  党校
第九章  中心工作
第十章  重要会议
第十一章 重大决策
38.民主党派志(牵头:省委统战部;参与:各民主党派)
第一章 民革
第二章 民盟
第三章 民建
第四章 九三
第五章 农工
39.群众团体志(牵头:省工会;参与:各有关群众团体)
第一章 工会
第二章 共青团
第三章 妇联
第四章 工商联
第五章 残联
第六章 侨联
第七章 社科联
第八章 文联
第九章 科协
40.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第一章 代表选举
第二章 人民代表
第三章 代表大会
第四章 常委会会议
第五章 重要人事任免
第六章 重大事项决定
第七章 立法
第八章 监督
第九章 依法治省
第十章 组织机构
41.青海省人民政府志(省政府办公厅)
第一章  政府组成
第二章  施政纪要
第三章  重要会议
第四章  自身建设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六章  政务公开(含网站建设)
第七章  法制建设
第八章  外事
第九章  侨务
第十章  民族宗教事务
第十一章 督查
第十二章 信访
第十三章 扶贫
第十四章 地方志工作
第十五章 无线电管理
4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志(省政协办公厅)
第一章 政协委员
第二章 重大会议
第三章 参政议政
第四章 民主监督
第五章 经常性工作
第六章 自身建设
第七章 组织机构
43.纪检监察志(省纪委、省监察厅)
第一章 党风廉政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
第二章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第三章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第四章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第五章 机构与队伍
44.人事志(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与:省编办)
第一章 编制管理
第二章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
第三章 干部管理
第四章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五章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第六章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第七章 人才市场
第八章 工资制度改革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45.民政志(省民政厅)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第二章  救灾救济
第三章  社会福利
第四章  拥军优属
第五章  退役军人安置
第六章  地名、勘界
第七章  边界争议调处
第八章  婚姻登记管理
第九章  殡葬管理
第十章  社团管理
第十一章 人民生活
第十二章 机构与队伍
46.劳动与社会保障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第一章 劳动力资源
第二章 就业、再就业
第三章 劳动仲裁
第四章 劳动力输出
第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劳保、医疗、养老、失业保险)
第六章 教育培训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47.公安志(省公安厅)
第一章 公安工作改革
第二章 治安管理
第三章 打击各类犯罪
第四章 户籍管理
第五章 消防安全
第六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48.检察志(省检察院)
第一章 检察工作改革
第二章 刑事检察
第三章 经济检察
第四章 批准逮捕检察
第五章 起诉检察
第六章 法纪检察
第七章 监所检察
第八章 控告申诉检察
第九章 反贪污贿赂
第十章 机构与队伍
49.审判志(省高级人民法院)
第一章 法院工作改革
第二章 刑事案件审判
第三章 民事案件审判
第四章 经济纠纷案件审判
第五章 行政案件审判
第六章 告诉申诉、执行
第七章 国家赔偿案件审判
第八章 调解
第九章 法医技术
第十章 机构与队伍
50.司法行政志(省司法厅)
第一章  法制建设
第二章  普法工作
第三章  人民调解
第四章  律师管理
第五章  公证管理
第六章  基层法律服务
第七章  法律援助
第八章  司法鉴定
第九章  司法考试
第十章  安置帮教
第十一章 法学教育与研究
第十二章 机构与队伍
51.监狱管理志(省监狱管理局)
第一章 监狱工作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监管改造工作
第三章 监狱经济工作
第四章 监狱民警
第五章 综治信访
52.军事志(省军区)
第一章  军事环境
第二章  军事组织
第三章  国防后备军
第四章  国防动员
第五章  人防工作
第六章  兵役
第七章  重大军事活动
第八章  军事工作
第九章  政治工作
第十章  后勤保障
第十一章 军民共建
53.武警志(省武警总队)
第一章 军事活动
第二章 政治工作
第三章 后勤保障
第四章 维稳处突
第五章 驻青武警交通运输部队
第六章 黄金部队
第七章 警民共建
八、科教文卫类
54.教育志(省教育厅)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师资
第三章  基础教育
第四章  高等教育
第五章  职业教育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师范教育
第八章  民族教育
第九章  特殊教育
第十章  社会办学
第十一章 机构与队伍
55.科学技术志(牵头:省科技厅;参与:省科协)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学科建设
第三章 基础研究
第四章 应用技术
第五章 高新技术
第六章 科普工作
第七章 科技推广与贸易
第八章 科技管理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56.社会科学志(牵头:省社会科学院;参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社科联)
第一章 哲学研究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
第三章 民族宗教学和藏学研究
第四章 法学和社会学研究
第五章 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
第六章 文艺理论和文化传播研究
第七章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
第八章 研究成果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57.文化艺术志(牵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参与:省文联、省档案局)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文艺创作
第三章  文化管理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章  文物保护与利用
第六章  文化市场
第七章  文化交流
第八章  知识产权保护
第九章  档案事业
第十章  博物馆、图书馆
第十一章 文艺团体
58.旅游志(省旅游局)
第一章 自然景观
第二章 人文景点
第三章 基础设施
第四章 旅游产品开发
第五章 旅游节庆活动
第六章 接待与收入
第七章 机构与队伍
59.广播电视志(省广播电视局)
第一章 广播业务
第二章 电视业务
第三章 广播电视网络
第四章 广播电视技术及设备
第五章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与产业经营
第六章 广播电视体制与管理
第七章 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章 广播电视研究与成果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60.出版志(省文化新闻出版厅)
第一章 书刊编辑
第二章 书刊出版
第三章 书刊印刷
第四章 图书发行
第五章 电子音像出版
第六章 非法出版物管理
第七章 出版行政管理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61.报业志(牵头:青海日报社;参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驻青主要新闻机构、西宁晚报社)
第一章 报纸种类
第二章 报纸宣传
第三章 新闻业务
第四章 报业管理
第五章 广告经营
第六章 驻青新闻机构
第七章 新闻团体
第八章 研究与交流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
62.医药卫生志(省卫生厅)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二章  西医
第三章  中医
第四章  藏医
第五章  蒙医
第六章  医政管理
第七章  卫生防疫
第八章  地方病防治
第九章  妇幼保健
第十章  城镇社区医疗
第十一章 农牧区合作医疗
第十二章 医学教育与科研
第十三章 医德建设
第十四章 医药卫生学术团体
第十五章 国际交流
第十六章 机构与队伍
63.体育志(省体育局)
第一章 社会体育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三章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第四章 竞技体育
第五章 体育产业
第六章 育设施
第七章 组织与管理
64.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65.人物志(省志办)
66.附录(省志办)
67.索引(省志办)

附件:

第二轮《青海省志》编目大纲的说明


  为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好第二轮《青海省志》,确保志书质量,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和修订,第二轮《〈青海省志〉编目大纲》已制订完成,基本达到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归属得当的目的。现作如下说明。
  一、该《编目大纲》将第二轮《青海省志》内容分为环境资源、经济体制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流通服务、政治军事和科教文卫八大类、 67个分志,前有总述、大事记,后设附录和编后记。共有112个单位承担和参与编修工作。
  二、该《编目大纲》主要是作为各承编单位分工和收集资料的参考,各《青海省志》分志的承编单位在具体编纂过程中,应切合行业、事业特点和工作实际,灵活把握,在遵循志书体例的基础上,可对相关编目加以改进和完善。
  三、除专志正文内容,即各分志的主体外,各分志均应设概述、大事记、附录和编辑说明。
  1.概述。根据各分志内容特点设置,采取述论结合的方法,概述行业、事业发展全貌,突出发展特点,总结经验教训,阐述发展规律等。
  2.大事记。选录大事要得当,应紧扣记述主体,大事、要事、新事不遗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过程、结果等要素齐备,做到言简意赅。
  3.附录。录入其中的文献必须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对本行业、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性、法规性文献和具有典型意义的调研报告等,应当具有重要存史价值;收录的补遗考订等资料应当准确精当,注重学术价值。
  4.编辑说明主要内容包括分志编纂过程、撰写分工、资料来源、与相关分志的内容交叉处理,各章节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等。
  四、专记设置和人物记述。
  1.专记即专题记述,是对难以适用志书基本体裁和无法归类记述,但又需要完整记述的重要事项、事件、事物进行的专题记载。这类事物的记述体裁,在第一轮修志中有时也称作特记、附记、特载、要事选载等,现统一规范为专记,其他名目不再使用。各分志设置专记应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反映事件、事物要完整,记述要有一定深度。
  2.人物记述,一是各分志在正文记述中应既见事又见人,恰当运用“以事系人”的方法;二是按收录标准在相关章节设置人物表、人名录;三是各分志应按照“生不立传”原则撰写有影响的已故人物的传记,提供给《省志·人物志》选录。
  五、《青海省志》各分志上下限不一,二轮《青海省志》各分志记述断限原则上定于2005年,如果上轮志书记述内容下限较晚,致本轮内容上下限不足15年的,下限可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能越过2010年底。
  六、已设专志记述的内容,如党建、纪检、廉政,工、青、妇,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在其他各分志中一般不再设专章记述;确有特色或需特别记载的,应设专记进行记述。
  七、在编修过程中,各承编单位应严格质量标准,切实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有关要求,真正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特色鲜明、体例规范、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以使其有效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