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政办〔2017〕129号
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化隆县2017年退化草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县农牧局制定的《化隆县2017年退化草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7年8月15日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
化隆县2017年退化草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青政办〔2016〕195号)、《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东政办〔2016〕176号)文件和《化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化隆县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化政办〔2017〕80号)精神,按照省、市制定的县级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考核指标,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的部署要求,以促进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方9式转变为核心,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与生产有机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遵循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内在规律,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有效治理退化草地,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和监测监管机制,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改善、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遵循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内在规律,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完善后续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通过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继续对我县287.22万亩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其中,实施治理退化草地8万亩,草原鼠害防治30万亩,封山育草8万亩。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划定并严格保护基本草原,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升高原特色畜产品供给水平,不断完善后续产业配套政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稳步提高收入水平,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全县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天然草原放牧牲畜严格控制在理论载畜量范围以内,实行草畜平衡发展。
3.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和规模化养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建立以草定畜、增草增畜的动态发展机制。
三、治理措施
1.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政策。我县287.22万亩天然草地全部纳入草畜平衡范围,根据承载能力核定合理载畜量,实施草畜平衡管理。经核定,全县2016年底理论载畜量为83.9万羊单位。各乡镇要切实将草畜平衡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村及牧户,经村级两榜公示后,由县与乡、乡与村、村与农牧户层层签订草畜平衡合同,并由各级财政、农牧部门对履行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民,统一按每年每亩2.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积极引导鼓励农牧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载畜量,建立草原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
2.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2017年计划实施饲草料种植20万亩,其中:饲草基地建设扶持项目5万亩,群众自筹种植15万亩。提高规模化种植比重,注重发挥规模效益,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经营模式,减轻草场压力,促进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
3.实施退化草原治理:对县内退化严重的草原实施禁牧封山育草措施,完成封育8万亩。科学划定封育区,制定封山育草制度,指定专人管护,确保封育区草地植被得到恢复。
4.草原鼠害防治:实施草原地下鼠害防治30万亩,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以草原无鼠害区建设为中心,贯彻“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无害化管理”的治理方针,统一规划、分区治理、分步实施、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强化物理防治,持续控制草原鼠害发生,逐步实现草原鼠害的可持续治理,保障农牧业生产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安全。
四、资金概算及筹措
共投资1066.45万元。
1.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政策。化隆县287.22万亩天然草地全部纳入草畜平衡范围,统一按每年每亩2.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奖励。共投资718.05万元,全部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专项资金。
2.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2017年计划实施饲草料种植20万亩,其中:饲草基地建设扶持项目5万亩,以50元/亩的标准对规模种植进行补助,共投资250万元,为2017年财政切块专项资金;群众自筹种植15万亩,其资金均由种植户自筹。
3.实施退化草原治理:对县内退化严重的草原实施禁牧封山育草措施,完成封育8万亩。由村级草原管护员为主,结合当地设立的护林员、田间管理人员,科学划定封育区,制定封山育草制度,确保封育区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全县设立草原管护员57名,管护报酬等费用为68.4万元,为村级草原管护员专项资金。
4.草原鼠害防治:实施草地地下鼠害防治30万亩,以1元/亩的补助标准,共投资30万元,为省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
五、工作进度安排
2017年3-6月:完成实施方案的审批及备案工作;
2017年4—10月:全面推开退化草地治理,同步开展相关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全面完成任务;
2017年11月:开展县级自查,并根据自查情况完成整改任务;完善资料收集,提交自验报告;申请省、市进行验收。
六、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农牧局长任副组长,财政、林业、环保、卫计和各乡镇(管委会)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退化草地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县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村“两委”及县农牧局与各乡镇兽医站、各乡镇兽医站与各村级生态管护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督查和考评考核。
(二)严格政策落实。严格执行现行制度办法,把握政策界限,严格工作程序,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政策不走样、不缩水。国家新一轮补奖政策指导意见规定,发放草畜平衡补奖资金的农牧户应是承包草原并履行草畜平衡义务的牧户。草畜平衡任务要逐级分解落实到草场、地块和农牧户,并要严格管控放牧牲畜数量和期限,确保草畜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三)注重监测预警。适应草原生态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和完善草原监测体系,改善监测手段和条件,应用遥感和地面调查技术,定期开展草原植被、生产力及生物灾害等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发布动态信息,为科学核定载畜量和评估补奖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
(四)狠抓监督检查。各县级领导要对联点乡镇、乡级干部对所包村要督查指导,通过设立标识牌、发布公示公告等方式,将退化草地治理内容、目标责任及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五)搞好宣传引导。要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切实加大政策的宣传引导力度,明确认识治理退化草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义务家喻户晓。
附表1 化隆县退化草原基本情况统计表
乡(镇)
|
天然草地面积(万亩)
|
其中:天然可利用草地面积(万亩)
|
退化草地 (万亩)
|
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万亩)
|
备注
|
群科
|
12.9793
|
11.8453
|
6.46
|
4.33
|
|
牙什尕
|
9.7828
|
8.9293
|
4.87
|
3.28
|
|
甘都
|
15.791
|
14.2119
|
7.76
|
5.21
|
|
雄先
|
24.0093
|
21.8787
|
11.94
|
8.01
|
|
查甫
|
14.6112
|
13.3146
|
7.27
|
4.88
|
|
扎巴
|
18.5955
|
16.9453
|
9.23
|
6.19
|
|
昂思多
|
21.0776
|
19.2073
|
10.48
|
7.03
|
|
二塘
|
11.601
|
10.6109
|
5.79
|
3.88
|
|
巴燕
|
14.7095
|
13.7711
|
7.52
|
5.05
|
|
谢家滩
|
6.1533
|
5.6445
|
3.08
|
2.07
|
|
德恒隆
|
29.6944
|
27.0593
|
14.77
|
9.91
|
|
沙连堡
|
11.8064
|
10.7587
|
5.87
|
3.94
|
|
阿什努
|
12.6791
|
11.554
|
6.31
|
4.23
|
|
石大仓
|
26.4373
|
24.0912
|
13.15
|
8.82
|
|
初麻
|
20.1396
|
18.3524
|
10.02
|
6.72
|
|
金源
|
32.7982
|
29.5656
|
16.13
|
10.82
|
|
塔加
|
27.3415
|
24.9152
|
13.59
|
9.12
|
|
公拜峡管委
|
1.7
|
1.55
|
0.85
|
0.57
|
|
李家峡管委
|
1.483
|
1.4247
|
0.78
|
0.52
|
|
县家畜良种繁殖场
|
1.8
|
1.59
|
0.87
|
0.59
|
|
全县合计
|
315.19
|
287.22
|
156.74
|
105.17
|
|
附表2 化隆县2017年退化草原治理主要指标 单位:万亩、%
|
2016年实际
|
退化草原治理
|
草原综合
植被盖度
|
退化草原面积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2017年治理指标
|
到2020年治理指标
|
2017年治理率
|
到2020年治理率
|
2017年指标
|
到2020年指标
|
105.17
|
51
|
8
|
22
|
7.7
|
30.7
|
52.2
|
57
|
附表3 化隆县2017年退化草原治理计划表
序号
|
项目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标准
|
投资概算(万元)
|
实施地点
|
备注
|
1
|
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政策
|
实施草畜平衡奖励287.22万亩
|
2.5元/亩
|
718.05
|
全县17个乡镇、2个管委会,1个牧场
|
|
2
|
饲草料种植
|
实施饲草料种植20万亩,其中:饲草基地建设扶持项目5万亩。
|
50元/亩
|
250
|
全县17个乡镇、2个管委会,1个牧场
|
|
3
|
封山育草
|
完成封育8万亩,全县设立草原管护员57名。
|
12000元/人.年
|
68.4
|
扎巴、二塘、巴燕等14个乡镇
|
|
4
|
草原鼠害防治
|
实施草原地下鼠害防治30万亩
|
1元/亩
|
30
|
雄先、查甫、扎巴、巴燕等4个乡镇
|
|
5
|
合计
|
|
|
1066.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