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在山水化隆 邂逅非遗与美食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4年04月18日    

绘制唐卡

皮影制作

最美人间四月天。踏着春风,4月15日,“祖国好 家乡美”媒体海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欣赏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尝化隆特色美食,感受化隆人民热爱生活、热情好客、向往美好明天的祈愿和憧憬。

当日,正值化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展馆内部,非遗匠人们正在现场雕刻、作画、剪纸,为大家生动地呈现“指尖上”精湛的技艺。

化隆唐卡、皮影雕刻、传统木雕、河湟剪纸、藏族面塑……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张布幔,一支尖细画笔,搭配由玛瑙、珊瑚、朱砂等天然矿物制成的颜料,绘制出了化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

唐卡在青藏高原已有千年历史,曾被西方称为“东方油画”。因其独特的绘制工艺和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独树一帜,2021 年,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成功申报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这个是我们画的十二生肖扇面,生肖都是按照长久以来流传在化隆当地的形象进行绘制的。”在唐卡展区,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代表性传承人更登才让正在向来宾介绍着每一幅唐卡的构造和内涵。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更登才让,开始带领徒弟从事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传统唐卡画在棉布上,适合收藏,这些年我们开始逐渐在绢上面绘画,虽然难度有所增加,但是作为传统唐卡的延伸作品,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更登才让告诉记者,除了传统的藏族文化元素外,这些年他也尝试用唐卡的绘画工艺去创作一些当代元素的图画,让古老而沉默的非遗文化重新与人们的生活连接,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如果说化隆唐卡属干部分人喜欢的文化,那木雕则是所有化隆人的热爱。在化隆县大大小小的村庄,几乎所有人家的房屋建筑上都有木雕的身影。

在木雕展区,技艺传承人刘永生正弯着身子,一手执刀,一手紧握木锤,全神贯注地给作品打粗坯。动作娴熟精炼,仿佛在给作品注入生命力。

“木雕雕刻的材料主要以松木、杨木、核桃木等为主,图案主要有祥云、龙、凤、花草树木、动物等。”据刘永生介绍,作为化隆县的传统技艺,木雕工艺目前已传至第十代,历时300多年,普遍流行于各民族民居、寺院、家具、家饰和佩饰中,使家具、房屋外观、寺院殿堂等显得美观大方。

“这几年随着机械的发展,传统手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习木雕工艺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我们会努力把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刘永生表示,只有凭借双手做出的东西才是有灵魂的。

沿着展示长廊继续向前,青绣、皮雕、剪纸、金银器、砖雕、麦秆画等形式多样的化隆特色非遗纷纷向来宾展示着魅力。

沉浸在精美手工艺品中的记者们突然被一阵二胡声所吸引。

“非遗文化展示区还有节目表演?”循着声音,众人在一块白色的幕布前停下脚步。

幕布前,精致的皮影栩栩如生,伴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表演者李芬芬双手上下翻飞,熟练地操纵着“演员”,幕布上的人物随之灵活地动了起来,讲述着一个个故事,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光影盛宴”。

“想要制作一个皮影人物,需要将一块牛皮经过浸泡、脱毛、修剪、上色等10多个流程,耗费数个月才能成型,一张好的皮影,保存得当可以使用三四十年不褪色。”今年66岁的金文录老人正在向众人介绍着手中的皮影。

金文录是化隆县扎巴镇双格达村人,在他小的时候村子里就一直有皮影队,时常为村民表演。

十七八岁时,金文录带着自己的二胡,成了皮影队的一员,开始了自己的“皮影人生”。

因为很小就学会了二胡,最初的金文录是作为伴奏参与演出的,但是出于对那一张张纸片人的热爱,让他在闲暇之余总是去悉心学习观察皮影的表演技巧,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让他们“活”起来。

1986年,在皮影队近10年的金文录开始登场表演,并在之后接触皮影的制作。如今,他与皮影相伴已有近40年光阴。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大众观看皮影表演的热情在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降低,但是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皮影表演,我们也成立了艺术剧团,还结合现代元素创作了一些感党恩、话时代的剧目。”金文录说,之前他们都是在村里的年节上进行表演,进驻非遗文化展馆后,他们计划定期进行表演,希望能用传统的表演带给更多人欢乐。

“能在这里看到一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真的是让我感觉回到了过去。”前来参观的张先生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至关重要,他今后也会带自家孩子来逛逛非遗展馆,让他们多多了解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据化隆县非遗服务中心主任刘成玉介绍,截至目前,化隆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的建成开放,让化隆各类非遗作品有了展示的平台,在保护非遗的同时,让非遗走进了大众视野。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美食就是一座城市最亮眼的名片,当二者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化隆县素有青海“拉面之乡”的美誉,化隆拉面技艺是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拉面匠可将二两面粉揉成的面团,拉出千根拉面,这些拉面细可穿针,足见拉面匠人的手艺超群。

当采访团走进化隆县黄河绿洲生态园内,“高原工匠”韩玉龙正在为众人展示着高超的拉面技巧。

揉、甩、绕、溜……面团在其手中经过反复揉搓、拉撑,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根根柔韧绵长、粗细均匀的面条。

“我现在可以把2两面拉成1024根面条,并在2毫米的针眼里穿42根面条。”韩玉龙说。

韩玉龙是土生土长的化隆人,18岁时,他离家闯荡,跟师傅学习拉面手艺,在很多地方开过拉面店,2010年他回到家乡,传承拉面手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勤劳勇敢的化隆人为了摆脱贫困走出大山,到东部沿海城市开起了拉面馆,亲帮亲、邻帮邻,用一碗拉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创造了一个产业。

如今,化隆县有11万人在全国280个大中型城市开办拉面店1.8万家,实现总产值近135亿元。化隆拉面人不仅走出了海东、走出了青海、还走向了马来西亚、俄罗斯等12个国家,让一碗面成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小康面”。

和化隆拉面一起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还有群科手抓。

“手抓”因吃熟羊肉时不用筷子夹,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削的享用而得名。

“手抓羊肉”是青藏高原上风韵独特的羊肉吃法。看似简单,营养却非常丰富。招待宾客时,餐桌上的一盘手抓羊肉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化隆手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化隆县自古就有养殖传统。当地的草膘羊不仅肉质鲜嫩可口,而且没有丝毫膻味,是制作手抓的绝佳原料。

肉赤膘白,肥而不膻。一盘手抓羊肉,再配上秘制的蘸料、大蒜,是每一位来化隆县的客人必需品尝的美味,一口下去,又鲜又嫩。

除了非遗美食外,近年来,化隆县始终致力于开发当地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当地美食被搬上了来客的餐桌,刺激着来客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