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活动
马占奎县长在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21年01月16日    

中共化隆县委十五届

全 体 会 议    之 

 

在县委十五届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月14日)

 

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县委总结2020年全县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一、“干”字当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全年县域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左右,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坚持群防群控,疫情防控扎实开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行动、科学防控,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全民参与,织牢人员排查四张网”,综合采取“六个劝导”方式,排查省外返乡人员2.5万余,保持了“零疫情”的目标,做到了“六个全省第一”,为全市乃至全省疫情防控作出了化隆贡献,县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感染疫情先进集体”。复工复产成效显著。坚持以“六保”促“六稳”,扎实推进春播备耕、复工复产复学,完成播种任务58.75万亩复垦撂荒地8300亩,全县125学校4.96万名学生顺利开学,组织拉面人返程复工3批次,发放“拉面贷”1.3亿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各项税费1302万元240户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金270万元,拉面店、工业商贸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常态化防控稳步推进。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严格排查管控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返化人员,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累计完成核酸检测5021。成功举办了全市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做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守住了疫情阶段性成果。

(二)严守发展底线,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严格落实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西安就隐性债务转为法定债务事宜进行了答辩,争取到法定债务5.82亿元。制定了《化隆县政府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偿还地方性债务3.94亿元,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27亿元脱贫摘帽圆满完成。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国家大普查、成效考核等检查验收,各类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并被评为“全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认真落实“四不摘”要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2亿元,深入实施九大后续巩固行动和“补针点睛”工程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4531万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等定点帮扶资金881万元,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全面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完成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9项10条问题和第二轮督察反馈4项问题整改,办结两轮督察信访件101件。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八场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行河湖长制,积极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治理,全县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PM2.5较去年同期下降3.4%,地表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黄河县域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大力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有序推进群科新区北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项目,完成国土绿化12.6万亩、义务植树199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09%

(三)突出特色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43.3:38.1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农作物总产量达到24.2万吨,同比增产3.9%,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75万吨、0.25万吨、1.55万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87%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4家各类牲畜存栏63万头只、出栏42.3万头只。生猪存栏1.2万头,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完成工业投资2.1亿元,年产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佳韵铝业余热利用等5个项目建成投运,主要产品产销率达98.7%。年内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家中小微企业192燕加合经济园完成征地456亩,引进年产6万吨废旧矿物油再生基础油建设4个项目,区外到位资金11.3亿元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旦斗寺安防、乙什扎寺修缮等文物保护工程5。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阿河滩旅游扶贫、群科新区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本康沟、安达其哈花海被认定为国家3A级景区,举办了“青海年·醉海东·化隆味”民间射箭争霸赛等文体活动,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6亿元。拉面产业不断壮大。投资1.7亿元的拉面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主体完工,智慧拉面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培训148名,完成拉面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2期100名发放首次开设拉面店创业补助620万元铺设扫码点餐系统1875家,打造“化隆牛肉面”展示体验店5家,“拉面之乡”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投资唱主角”大文章。加快推进项目。实施项目109项,甘都镇人饮改造提升、饮水型氟超标地方病防治、沿黄九村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天然气输配、群科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83公里,巩固饮水安全188个村17.49万人。积极谋划项目。启动编制了“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国土利用空间规划等,共谋划“十四五”和黄河流域规划重大项目777项,总投资1081.85亿元。开展县级重大前期项目25项,年内申报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沿黄31村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三馆”建设等项目242项。青洽会签约总投资达9.9亿元的项目3项。全力保障项目。持续深化“审批破冰”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和暂缓行政审批事项13项,在线赋码项目198项。完成供地14宗3113亩,复垦宅基地1351.9亩,群科新区16宗277.76亩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批复。深入推行“地长制”,完成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7099宗。

(五)紧盯双城共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按照“双城共建,齐头并进”的思路,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明显。完善县城功能。投资6800万元的巴燕美丽城镇项目基本完工,铺装人行道彩砖5.9万平方米,完成外立面整治3.38万平方米,改造雨污管网20公里;投资550万元实施了美丽城镇奖补项目,完成了结路南段、建设路东段排水管网维修和沥青路面铺设工程;投资8576.7万元完成巴燕镇35个行政村路面升级改造项目,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305公里;总投资近7亿元的县城危旧房改造、巴燕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了县城路灯主线更换工作。加快新区建设。完成投资3.66亿元,实施了中轴绿化带、青石山绿化、商业步行街等项目,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林草局业务用房投入使用,群科新区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0.42%。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东安置商铺三期项目完工,为611户拆迁户分配安置房416套、商铺268套。总投资3.7亿元的兴隆大道完成征地620亩。强化集镇建设。开工建设了昂思多镇美丽城镇、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安达其哈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项目,全面完成扎巴和甘都美丽城镇、本康沟村乡村振兴示范点、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09座“厕所革命”、23个高原美丽乡村、2个传统村落建设等项目,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0条。优化人居环境。坚决打好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群众投工投劳4.1万人次累计清理垃圾1470吨沟渠1009公里、非法广告2万余强化城市管理,投入资金300万元,补充环卫工人16名,配置各类环卫车辆46辆、垃圾桶280个。加强县城环境整治实施了巴燕人居环境整治和哈洞沟防洪治理项目清理城中村残垣断壁263处、垃圾648吨、河道5公里

(六)加大投入力度,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坚决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发放城乡低保金和特困救助供养金1.29亿元、临时救助金1659.8万元、龄补贴资金1573万元,提供老年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3401名。全面完成了国务院大督查和国家审计署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主动说清”和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三项指标”追缴687.7万元,追缴民生领域资金570余万元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巩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六年行动计划成果,实施了总投资1.52亿元的中小学校舍维修、第三幼儿园等项目,落实营养改善计划、“雨露计划”等各类惠民资金5390万元,惠及学生近6.7万人(次)。严格落实“五大”控辍举措,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7%,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本科上线率达到57.5%。大力发展健康事业。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筹推进健康扶贫、妇幼保健、卫生监管等各项工作,县中医院医技楼、中心、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拨付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853万元,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县医院孕产妇新生儿急救、胸痛中心等科室,县域内就诊率达90.18%。稳步推进创业就业。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4360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03万元各类失业人员就业450新增就业117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次),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2.97%以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9%以上。

(七)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坚持改革开放与求实创新双推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成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2.3亿元,界定成员24.77万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达97.5%,经营权证发放率达96.1%。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6万亩,累计达19.9万亩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制定出台《化隆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总体实施方案》《化隆县农村供水安全工程水费收缴管理办法》等文件,170处农村人饮工程收缴水费133.62万元,收缴率为88.5%。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至1-3个工作日,实现1个工作日内发放营业执照,发放电子化营业执照1110份,网办率达到80%。为全县市场主体发放贷款1.02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11户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出台了幼儿园保育费、物业费、城镇非居民用水价格等标准,完成了县汽车站、给排水公司转企改制工作。累计评定信用乡镇7信用村141个信用户2.17万青海银行化隆支行挂牌成立。

(八)推进依法治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打掉了以高建林、康海明为首的2个涉恶犯罪团伙和3个一般犯罪团伙,九类涉恶案件和命案“零发案”。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63项重点行业领域整治问题全部销号。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考核验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收尾阶段。依法依规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全力开展“三化”治理,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完成了1600吨省级储备粮轮出任务和300吨市级成品粮轮入任务。落实各类自然灾害防治、救助资金等1926.4万元,及时妥善处置了谢家滩乡、牙什尕镇等地洪涝灾害及石大仓乡、昂思多镇山体滑坡、夏琼寺地质灾害等险情,易地安置受灾群众11户39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力度,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三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特,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项目储备不够,前期工作不扎实,融资难、用地指标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三是财政税源不足,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收支矛盾突出四是民生领域短板较多,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单一,贫困边缘群体保障难度较大。五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征地拆迁、村“两委”换届选举等带来的矛盾纠纷问题不容忽视,境外疫情居高不下,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等。六是作风建设仍需加强,一些干部工作作风虚浮,担当精神缺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稳”字为要绘就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今年经济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且不可控、不确定因素较多。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新变化,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全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化隆。

县委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落实宏观政策,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市定目标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在80%以上,入黄口断面保持三类以上水质。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七种关系:一要坚持生态优先,正确认识“抓经济”与“保生态”的关系。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汲取木里煤矿事件教训,守好底线,抓住根本,提升境界,坚定生态自信,提高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成为全县各族群众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二要坚持发展为民,准确把握“促发展”与“惠民生”的关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目标追求,聚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坚持量质齐升,深刻理解“扩总量”与“提质效”的关系。把培育“四种经济形态”作为实现路径,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持续推进循环经济,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协调共建平台经济,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四要坚持协同发力,统筹兼顾“强内功”与“借外力”的关系。“五个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农牧业和新型能源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多元包容的高原美丽城镇样板,开启新时代化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五要坚持扬长补短,有效处理“扬优势”与“补短板”的关系。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立足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着力补齐城乡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六要坚持远近结合,系统解决“抓当前”与“管长远”的关系。客观总结“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开展调研评估,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谋划“十四五”项目,形成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规划体系。七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掌握“防风险”与“迎挑战”的关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积极应对新冠疫情、金融、社会稳定等风险,在变局中把握趋势,在挑战中创造机遇,不断提升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字托底,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破难题、增动力、厚优势,重点要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高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巩固整改成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十条”,进一步完善“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措施,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实施各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项目,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二是坚决打好沿黄生态治理阵地战。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实施总投资2.3亿元的沿黄31村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北山绿化水利配套一期群科新区北岸河沟治理工程等项目。加强环境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偷排偷放、非法采砂等行为,确保黄河出县断面水质达标,清水出境。是坚决打好生态建设保卫战。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契机,推动实施林长制、草长制,持续开展秋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项目,完成国土绿化7万亩、义务植树110万株、群科新区北山高标准造林4000亩,提升改造沙棘经济林1.5万亩。四是坚决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持久战。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全面完成投资348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435万元的雄先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加快行政村垃圾收集站点建设,提升垃圾运转和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新名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牢集约、有机、品牌方向,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区建设。一是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着力打造以无公害蔬菜、特色杂果等为主的高效农业经济带,以全膜马铃薯、杂交油菜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经济带,以油菜、优质青稞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带,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特色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7%以上粮油产量达到10.5万吨,蔬菜产量达到5.2万吨大力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行为二是推动养殖业稳产保供抢抓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重大机遇,稳步实施牦牛产业基地、家庭牧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项目,建设生态牧场1家、规模养殖场15家,种植饲草10万亩,打造万头养殖基地5个。加快畜牧业品牌化发展,培育省市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5家以上各类牲畜存栏达到57.6万头只,出栏37.25万头只,恢复生猪生产1.4万头以上,建设标准化高原冷凉绿色生态牛羊肉、冷水鱼等食材供应基地5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继续跟进村集体经济和到户产业巩固提升项目,持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及三所高校定点帮扶,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好基础设施补短板、乡村振兴示范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高原美丽乡村等项目。加大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培训力度,培育高原农牧民650以上,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三)突出转型升级,迈出动能转换新步伐。始终将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培育紧密结合,推进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以工促农”带动能力。一是优化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证照分离”制度,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政银企合作,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做好佳韵铝业、水电站等重点企业的服务保障,促进企业增产增效深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巩固拓展根治农民工欠薪行动成果,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小微企业“遍地开花”二是提升质量。坚持以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低碳环保为方向,大力发展“高、新、轻、优”新兴产业,全面完成沙棘产业园建设、佳通太阳能技能改造提升、年产300吨富锗青稞保健饮品年产5万吨粮油生产储备建设、年产6万吨废矿物油再生基础油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培育规上企业2家,新增中小微企业100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强化支撑。严格执行《化隆县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巴燕加合经济园岭秀开关站330千伏升压、道路工程、供排水工程等项目,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加青洽会、农展会等各类活动,做好拉木峡谷景区开发“智慧城市”建设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入驻等项目筹备工作,力争年内引进亿元项目6个以上,引进外资金10亿元以上。

(四)强化品牌培育,实现第三产业新突破。全力以赴强拉面、兴旅游、活商贸,增强第三产业拉动力,充分释放三产潜力 一是做强拉面产业。依托拉面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拉面“中央大厨房”建设,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着力打造拉面全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拉面店连锁化、企业化、品牌化发展,新开办拉面店100家以上,打造“化隆牛肉面”展示体验店2家以上,推动拉面经济提档升级。二是做优文旅产业。充分挖掘民间文体资源,开展唐卡、青绣、剪纸、花椒醋、酩馏酒等为主的非遗作品展,举办好“青海年·醉海东·感党恩”、杏花节、拉面文化节等品牌文体活动。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全面提升夏琼寺、雄先岗山等A级景区内涵,实施好安达其哈、阿河滩旅游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沿黄旅游公路(牙什尕段)等工程,力争年内建成投运。三是做活商贸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商贸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点10个,年内实现县城5G网络全覆盖。培育休闲健身、城乡养老、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实施好投资1000万元的农村互助幸福院项目,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五)狠抓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新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强力度推进,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持续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一是精心谋划项目。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29项重点前期课题研究、33项专项规划3项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编制等工作,围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精准谋划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是全力推进项目。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县级领导联点责任制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以上,兴隆路、房地产开发较少数民族发展等重大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积极争取黄河流域168公里基础设施及景观提升改造沿黄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等项目,狠抓巴燕沟防洪工程(三期)清真鸡精和汤料加工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做好西成铁路、天然气输配工程等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有效保障项目。全面推行建设项目在线审批制度,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全力推进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完成2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快南拉公路、园区道路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力争4月份前全面完成。深入开展工程领域招投标专项治理行动,加快各类项目验收和遗留问题整改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六)注重品质提升,构建城乡建设新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五个示范省”建设要求,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一是完善县城功能。高质量完成《巴燕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巴燕镇地下管线排查工作,重点实施好总投资7亿元的县城危旧房改造、全民健身中心、团结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巴燕镇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申报县城立体停车场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提升新区品质。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甲片区道路及配水管网、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统筹解决好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中轴景观青石山绿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项目,力争群科新区建筑垃圾厂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集镇建设。全力做好牙什尕镇城镇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甘都镇城镇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快总投资4920万元的昂思多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建成。全力推动投资2亿元的巴燕、牙什尕集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开工,积极申报6大集镇停车场建设项目。大力开展“街巷街景、小广告清理、乱停乱放、马路市场、小区物业”五大专项整治,探索规范化集镇管理新模式。

(七)坚持发展为民,推动民生福祉新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基本生活,不断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巩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六年行动计划成果争取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力争完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3%、本科一段增幅5%的目标。强化部门联动依法控力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7.1%以上二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对优抚对象、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救助力度,足额兑现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残疾人补助、农房保险等惠民政策按时完成“两金”征缴任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抓好各类人才招考和就业援助活动,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健康化隆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进分级诊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统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中藏医药传承等工作。实施好县医院综合楼、县中医院急诊楼、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等项目。完善省市医疗专家坐诊制度,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全面促进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转型。

(八)创新社会治理,巩固和谐稳定新环境。把维护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创新治理手段,注重治理实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刻认识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客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佩戴口罩等各项措施,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化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做到思想不松、措施不松、机制不松、责任不松二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继续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声势建立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换届选举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做好”普法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依法依规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稳妥推进“三化”治理、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成果三是防范社会发展风险。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牢牢守住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底线。全面提升食药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有序推进塔加乡农户避险搬迁、夏琼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等工作。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金融、卫生等领域改革,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深化简政放权,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严控“三公”经费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反对铺张浪费机制,全面推进廉洁型、节约型政府建设。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只争朝夕、笃定前行,全力推动化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