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面经济 > 拉面动态
马木海子:拉面路上的追梦人
来源:海东日报    时间:2023年10月21日    

历时30多年,青海拉面从青海人勇闯天下的小生意,逐渐成为带动青海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产业。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勇于拼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青海拉面追梦人。

马木海子,这位来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的“90后”小伙,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近10年的光阴里,马木海子奋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拉面品牌,把一间无名小面馆发展成品牌直营店。如今,马木海子将这一碗青海人民的“致富面”在全国各地“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响”。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卡力岗人和化隆拉面的“千军万马”一道,开启了“一口锅、两口子、三张桌子”的“夫妻店”拉面模式,从“目不识丁”到“穷则思变”,青海第一代拉面人踏上了背井离乡的创业之路,在大都市中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小时候一放学,马木海子就在家里的面馆帮忙,他非常聪明懂事,也爱学习,渐渐学会了拉面制作,但始终觉得自家小店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完善,自己学到的技术也完全发挥不出来。那个时候,他时常幻想,如果像家中的长辈一样,开一间属于自己的拉面馆,会是什么样子?

“我一定要到内地开一个自己的饭馆,自己当老板。”马木海子心中埋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于是,15岁那年,在家人的鼓励下,马木海子独自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开始了拜师学艺之路。

“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除了一颗怀着梦想的心,可以说,我那会儿就是一无所有。”回想起当时稚嫩的自己,马木海子扶额一笑。

马木海子说,当时他几乎跑遍了上海市的各种面店,最后选择留在一家生意很好的牛肉面馆当跑堂,虽然老板支付的工资很低,但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比其他人多工作几个小时,多出来的时间,他便认真学习拉面技艺和管理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苦心练习和实践下,他的拉面技术日渐娴熟,也积累了一套管理经验,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近年来,西北各省和全国各地遍布大大小小的牛肉拉面馆,许多品牌以加盟连锁的形式在全国“跑马圈地”,中原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闯入了拉面创业人的视线。尤其是作为河南省会城市的郑州市,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看着眼前的发展机遇,思前想后,马木海子把目光转向了河南省,并毅然决然地把第一家拉面门店开在了郑州市东区的一座写字楼旁边,这里有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和熙熙攘攘的客流。马木海子的眼光不错,开业前期,店里生意火爆,从青海远赴河南帮他的老乡就有20多名。

马木海子说:“当初要是没有老乡们的支持,我的第一家门店生意也不会这么顺利。”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木海子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他和老乡们在陕西省西安市先后开了9家连锁店,在拉面创业人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拉面产业发展的浪潮下,马木海子积极转变经营理念,给之前已经经营很久、生意火爆的拉面店“换个名字”——本穆青海牛肉拉面。

说干就干,2015年,马木海子把拉面产业与民族饮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本穆青海牛肉拉面”,走出了牛肉拉面品牌化之路的第一步,也为帮助更多青海老乡追求创业梦打下了基础。

“我在郑州开办‘本穆’这个品牌,并通过中央大厨房实现品牌化经营,这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我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广下去,努力让更多的人吃上青海牛肉拉面。”马木海子告诉记者,“本穆”是第一个打出“青海拉面”标识的品牌,也是首家公司化团队运作的青海拉面企业。目前,在郑州市有10家品牌连锁店,洛阳市4家、信阳市2家、三门峡市1家、驻马店市1家,共计18家实体门店。

“本穆的每一个门店,都是对大美青海的一个宣传窗口。”作为“本穆”品牌总策划,马国富认为,这不只是一句广告语,更是消费者对青海拉面的认可。

年少夙愿,未来可期。马木海子身边聚集着许多热爱拉面行业的海东人,他们经常能被这位“领头羊”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真诚本分的品质所打动。马木海子也真诚地希望这碗凝结真心实意的青海拉面不仅是一种安心细品的美食,更能成为一份绵延不绝的青藏高原情结,一种展现时代风貌的河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