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02日    

——2021726日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马占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冲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收获满满、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竞相发展、争创一流、蓄势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辛勤劳作,努力在破困局中开新局,在破难题中答新题,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些大事,解决了一些难事,分享了一些喜事,“十三五”规划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综合实力极大提升。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坚守实体、厚积成势,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7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3亿元,年均增长7.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15年的1.17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亿元,年均增速达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0.33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73元,较2015年末增加10256元,年均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1542元,较2015年末增加3971元,年均增长8.8%全口径税收收入在疫情影响和国家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仍高位增长38.6%2018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依据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我县GDP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抗击新冠感染疫情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全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市国土绿化暨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百万人‘大会战’先进集体”等殊荣,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耀眼成绩。

五年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举全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3.6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致力于产业发展,累计投入6.2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64项,144个贫困村和218个非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全覆盖,拉面产业园基本完工,智慧拉面大数据平台建成投运,“拉面扶贫”劳务模式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大踏步迈进。我们致力于补齐短板,为群众盖“安居房”、建“新家园”、圆“致富梦”,累计投入33.6亿元,全面补齐362个行政村饮水安全、道路畅通、电力保障、住房安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短板农村整体风貌极大改观。我们致力于改善群众生活,299711680搬进“新家园”、搬出“新生活”,并依托拉面经济、牛羊养殖等实体经济,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逐步能致富,脱贫群众的“家底”更加厚实,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致富路上的决心更大、信心更足。

五年来绿色底蕴更加厚重。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总书记“三个最大”的重大要求,扎扎实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守护好这方水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群科新区北山高标准造林绿化2250亩,新增营造林面积3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09%县城绿化覆盖率达59.08%“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绿色生态屏障不断筑牢。铁腕整治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十二五”末的89%提高到“十三五”末的98%,是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黄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定标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黄河岸畔徐徐展开山水化隆焕发新颜值。

五年来,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坚守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4.57亿元,较2015年增加4.51亿元,粮油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10万吨以上,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7%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38家,发展家庭农牧场1075家。实施农牧业项目503项,特色油菜、青稞、软梨、核桃、杏子等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和卡力岗土璇鸡、手抓羊肉等“化隆字号”金名片享誉省内外,三产产业比重由“十二五”的23.8调整为42.3,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得到明显提升,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巴燕加合经济区和群科绿色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一园”发展格局,以水电、冶炼、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服饰加工、有色金属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黄河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山水化隆—拉面之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阿河滩撒拉族民俗村、塔加藏庄古村落、夏琼寺等成为带动旅游发展的“领头羊”,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5%30%以上,化隆已逐渐成为引人瞩目、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五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在践行产城高端融合中全域统筹、双城共建,城市形象展现新活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围绕巴燕美丽城镇建设,投资7.3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项目,巴燕镇城市面貌发生明显改观。按照“把群科新区打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沿黄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实施了一大批市政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6.3亿元,群科新区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0.42%,城镇化水平从“十二五”末的40%提高到“十三五”末的60%。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集镇及乡村建设,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9个、农村危旧房改造16916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2108户、公共租赁住房6592套、棚户区改造8975套、“厕所革命”1.2万座、传统村落6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0处,有效解决了21.8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农村饮水供水保证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五年来,民生福祉有效改善我们始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直面民生问题短板,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全面小康的里程碑树立在群众心间。民生领域累计支出达11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是“十二五”期间的5.7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六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5.83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7批,发放各类补贴5.24亿元,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严格落实“五大”控辍举措,毛入园率由“十二五”末的65.4%提高到“十三五”末的90%,一本上线率从2016年的16.5%提高到2020年的49%。统筹推进健康扶贫、综合医改、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等各项工作,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3.73%。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支付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各类民生保障资金7.36亿元,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56个,县级养老服务示范基地投入使用,为全县3401名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保障了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9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56.3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0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加40万人次和62亿元。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率先在全省打响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枪、敲响了扫黑除恶涉恶案件宣判第一槌,逃犯全面“清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五年来,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我们注重解决体制性的深层次障碍,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老百姓身边事改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措施,全社会发展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书写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奋进华章。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实施涉企行政许可事项“证照分离”106项,取消或改为后置审批企业登记事项196项,培育发展市场主体8041户、商标220件,市场主体年增长率达18.5%,企业登记办理实现全程电子化服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建成乡镇卫生院医共体远程会诊信息平台19个,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覆盖率达100%。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6万亩,累计达到19.26万亩。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并挂牌运行,制定出台了幼儿园保育费、物业费、城镇非居民用水价格等标准。

五年来,政府建设显著加强。我们在坚持政治引领中忠诚担当、勤勉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高质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聚合力量和实干作风明显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县要求,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强化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政府系统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政府效能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精文简会成果,压减一般性预算支出,“三公”经费保持零增长。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落实“12345”服务热线、710政务督办系统等制度,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同时,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军警联防联治联巡等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审计统计、新闻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地震气象、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工会、工商联、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进步,金融、电力、通信、邮政等行业做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化隆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力赶超,在开拓创新中拼搏争先,在激情奋斗中收获喜悦,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的巨大成果惠及各族人民,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和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武警部队、政法部门和省市驻县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化隆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五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办好化隆事情、推动化隆发展、造福化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把化隆的事情办好,推动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全县各族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烦心事记在心间抓在手上,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在改革中破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在开放中拓宽加快发展的路子,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更加开放、包容、自信地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决把生态这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守护好。必须始终坚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永远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携手奋进的强大合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和顺应全县各族人民的新期盼,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够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依然严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书写“化隆篇章”,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弱、底子薄,以农牧业、拉面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推动品牌化方面遇到新的挑战,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水平偏低,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民生福祉改善任务艰巨,各族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相对发达地区仍然有不少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然偏低,在教育、医疗、住房、托幼、养老等方面有许多短板亟待补齐,必须更加奋发作为,努力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些都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本届政府将坚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坚决肩负起全县各族群众的期待,在新征程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答好时代答卷,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阶段性特征明显,加快追赶超越的支撑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伟大号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谆谆嘱托,始终同全县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全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旅游全域化,高质量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化隆。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7%,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6%

各位代表,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我们将始终胸怀建设化隆、奉献化隆、造福化隆的情怀,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朝气和开拓创新的锐气,勇于担责、乐于担难、敢于担险,以满腔热忱地精神状态投入到化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着重做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打造国家生态建设创新试验区。紧紧抓住“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城乡统筹新海东建设”的历史机遇,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这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奋力书写生态海东的化隆新篇章,让化隆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拓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系统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城乡“煤改电”、集中供热工程,推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和尾矿库综合治理,狠抓生态突出问题整治,确保“十四五”期间黄河出县断面和13条黄河支流水质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聚力生态建设保卫战。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工程,着力实施以高速、213国道、省道、村道为主的通道绿化,高标准完成城区道路、黄河北岸及北山重点片区绿化,持续开展春秋义务植树“大会战”以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区为重点,统筹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强化环境质量监测,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聚力环境整治持久战。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地长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工程,实现362个行政村整治全覆盖,着力提升农村户厕改造水平,积极推广“平安经验”,扎实推进“三清一改治六乱”,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努力让各族群众生活在山美、水美、家园美的“山水化隆”。

(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新区。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夯实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严治理“非农化”“非粮化”,农作物耕地面积稳定在59万亩,粮食年产量保持在9万吨以上。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青稞产业基地、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和“两减”项目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五年过渡期工作不留空档。紧盯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两大关键,完成德恒隆等乡镇因灾搬迁任务,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核心,按照“基地做优、加工做深、品牌做响、营销做畅”思路,做强我县优势产业。持续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建设力度,着力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围绕绿色农牧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新型“网红经济点”,围绕黄河旅游推进群科综合体建设,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

加快拉面产业提档升级启动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拉面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建成拉面产业园,打造现代化拉面食材供应“中央大厨房”。完善智慧拉面大数据平台,推广化隆牛肉面旗舰店,培育品牌连锁店、化隆牛肉面品牌示范店,铺设大美青海特色绿色专柜,着力培育拉面经营管理人才,让“拉面经济”真正成为幸福面、致富面、小康面、和谐面和振兴面。

)以挖掘品牌为内涵,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名城。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撬动全域旅游发展。

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立足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唐卡、青绣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激励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创业,加快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高质量办好杏花节、“青海年·醉海东”、搏击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积极谋划国家级黄河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项目,提高文体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黄河文化”新内涵。

加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做好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夏琼寺、旦斗寺、阿河滩清真寺、塔加百年藏庄等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谋划实施化隆县“三馆”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文化艺术展艺中心、宗喀艺术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项目,留住、呵护并活化化隆记忆,讲好“黄河故事”,共同守护精神家园。

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黄河沿岸特色“旅游小镇”,谋划实施康体中心、低氧养生度假酒店等项目,力争将群科新区打造成为全省黄河上游康养基地。以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好拉木峡地质公园、地质文化村、夏琼寺旅游基础设施、水上娱乐开发等项目,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

)以城乡统筹为引擎,打造黄河谷地新型城镇样板区。坚持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以“五个示范省”“五个新海东”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升“以城带乡”能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多元包容的黄河谷地新型城镇样板。

    全力推进新区建设。加快群科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谋划实施新的教育、医疗项目,开发一批高品位商住和康养项目。引水进城,增添城市灵气,开发建设水体公园、山体公园和商业综合体。统筹解决好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全面启动县府驻地搬迁工作,推动群科新区早日成为化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着力完善县城功能。按照科学规划、精明收缩、改造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拆违建、改旧建、强绿化、靓市容四大专项行动,重点实施好景富花园、市政防水排涝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成团结路、北环路污水管网、公共停车场等项目,积极谋划打造搬迁安置小区,加快完善巴燕现代城市形态。

强力推动集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扎实开展集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好高原美丽城镇、立体式停车场、集镇农贸市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不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开展街巷街景、违法广告清理、乱停乱放、马路市场、小区物业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强集镇规范化管理。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美丽宜居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实施好高原美丽乡村、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黄河上游对外开放桥头堡。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强力度推进,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

精心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精心谋划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强和辐射带动作用好的重大项目,确保持续投资有抓手,长远发展有后劲。立足于完善产业链条,着力补短板,谋划各类项目56项,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立足于完善网络,着力解决区域间瓶颈路、断头路问题,谋划各类项目36项,打造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交通网络;立足于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谋划各类项目32项,创造宜居宜业环境。

加快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落地年”行动,以前期项目抓推进、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为重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以上。积极协调推进乐化高速、官哈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好通乡公路升级改造、旅游公路、行政村道路“白改黑”等项目,构筑海东市南部沿黄区域交通枢纽。夯实人饮安全基础,积极申报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建设项目,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全力推进天然气输配工程,推进天然气向其他乡镇延伸覆盖加快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进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全面实现网络村村通。

有效保障项目。积极推行建设项目在线审批制度,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力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加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破解融资、用地等制约瓶颈。加快西成铁路、巴燕加合经济园建设、新建高中、初中、二甲医院、建材市场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工程领域和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建、抢建、抢占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狠抓招商引资。立足我县资源产业优势按照“高、新、轻、优”定位,充分利用好青洽会、农展会、西博会等平台,加快招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好、带动能力强的高新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改善民生为宗旨,打造黄河上游滨水生态宜居城。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就业优先。推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统筹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积极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拓宽农村就业渠道。

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六年行动计划》,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实施好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等项目,抓紧启动群科新区新建高中、初中、小学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校校合作办学等模式,全力打造名师名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建设健康化隆深入实施健康化隆五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健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统筹做好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防治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探索创建卫生县城。

兜牢民生底线。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基本医疗保险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落实高龄老人、特困人员供养,城乡低保、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惠民政策。

)以维护稳定为根本,打造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县。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全力做好改革开放、社会治理、防范风险、安全生产等工作,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加强农业农村、金融财税、人事制度、卫生教育等领域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人饮和农业灌溉水价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大力推进创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法治化隆”“平安化隆”幸福化隆继续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声势,建立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依规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健全完善基层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坚决纠正和有效治理“三化”问题,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积极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着力防范社会风险。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牢牢守住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底线。深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巩固拓展根治农民工欠薪行动成果。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食药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广“枫桥经验”,实行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专办制度,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公共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实施好“雪亮工程”、应急管理综合物资储备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森林防火及火险预警系统、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等项目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和防御能力。

三、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使命召唤我们励志前行,重任要求我们勇于担当。面对“十”的宏伟蓝图,面对异常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认真履职尽责,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一)坚持担当有为,高效施政。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施政理念,始终保持对事业的进取之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锲而不舍抓好工作落实。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完善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下大力气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消极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树立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施政新风,确保政府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把发展蓝图转变为实际。

(二)坚持心系群众,为民理政。时刻牢记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坚持做到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牟利上。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决策为了群众、脚步走向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上,建立问题收集整理、交办督办、通报问责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诚心诚意、竭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幸福

(三)坚持阳光政务,依法行政。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机制,提升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实施”普法规划,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全面实行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廉洁自律,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各项措施及县政府议事规则,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格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强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严格财经纪律要求,防范财务风险,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全体政府组成人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坚决做严守纪律规矩的表率,坚决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坚决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以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5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0年,全县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具有化隆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黄河北岸治理达到新水准,国土绿化取得更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更优,“山水化隆”品牌效益全面突显,知名度整体上升。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社会、平安化隆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教育、卫生、人才、体育等事业充分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各位代表,化隆人民勤劳、勇敢、智慧、朴实、包容,化隆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化隆的未来充满希望、令人向往、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勇挑重担、继往开来,重振化隆精神、重塑化隆形象,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化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一优两高:省委十三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3.五个示范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4.五个新海东:山水田园、创新活力、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宜业宜居。

5.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6.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7.“三清一改治六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塘沟、清理畜禽粪污以及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实现户内“见不到脏、看不到乱、闻不到臭、摸不到灰”;治理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问题

8.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9.四个不摘:20194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0.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11.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